石家庄部分孕妇摄碘不达标 专家:会影响婴儿发育

16.05.2015  13:00

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宣传活动今天上午在石家庄市赵县五一广场举行。(喇全梅 摄)

河北广播网5月15日消息(河北电台记者喇全梅)今天 (5月15日)是第22个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由石家庄市疾控中心发起的“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宣传活动今天上午在石家庄市赵县五一广场举行。

石家庄市疾控中心监测资料显示,石家庄是个外环境缺碘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这种缺碘状态是长期存在、难以改变的。 近两年对石家庄地区孕妇人群进行监测发现,部分孕妇碘营养水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如果体内长期缺碘,可能会导致孕妇流产、早产、死胎。在大脑发育的两个关键期是不能缺碘的,即在宫内期和胎儿期如果碘补充不足,对胎儿和婴幼儿的大脑神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碘是人体每日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只能靠从外界摄取,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到3个月,如果按每人每天食用碘盐6-10g计算, 我们每天的摄碘量不超过200微克,远远达不到1000微克的安全量限量。所以,之前所谓“每天吃碘盐会过量”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我们日常食用加碘盐,不会带来碘过量的。    

针对不同的人群如何科学补碘?记者现场采访了石家庄市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所所长张海红。张海红表示,日常生活要注重科学补碘,普通成年人和儿童只需每天食用碘盐即可,如果平时经常食用海带、紫菜,可以适当交替购买食用一点无碘盐。

孕妇和哺乳妇女除了坚持食用碘盐外,还应多食用海带、紫菜、海鱼贝类等富含碘的食品。有甲状腺疾病并且医生建议不能食用碘盐的人群,一定要到超市购买无碘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