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被指具开放包容性 吸引外来人口能力强
李欣磊(右)开心地给朋友介绍自己居住的小区
申请到一套保障房,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温馨小窝,李欣磊喜上眉梢
谈安小区位于谈固北大街与北二环交叉口处,2014年,这里的近2000套公共保障性住房办理了交房手续,又一批保障户如愿入住新房。大学毕业后来石家庄就业的李欣磊和从衡水老家来石家庄务工的周勇也在这次分到了保障房。在这所城市,他们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并逐渐开始融入这里的生活。
从选择来到石家庄,在这里工作、生活,从陌生到熟悉,直到如今有点“离不开”的感觉。他们都觉得,自己已经把这里当成了家,并开始喜欢这座城市。
在这座城市有了自己的“安乐窝”
周勇在谈安小区分到的是一套40多平方米的保障房,房子面积虽然不大,但卧室、厨房、阳台、厕所一应俱全。走进周勇家,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整洁,家里的各件摆设都布置得井井有条,窗外的阳光照射进来,暖暖的,很温馨。
周勇的老家是衡水的,4年前,他来到石家庄打工,在申请到这套保障房前,他一直四处租房住。“现在,房租都涨价了,要是相同路段租上一套类似的房子,房租至少也得1000元左右。租保障房就便宜多了,我现在一个月的房租也就400元左右,一年下来,能省下不少钱呢!”周勇说。
“除了能省下不少房租,还有更关键的是心理上感觉踏实了,随时搬家、到处找房子的漂泊日子终于结束了。在这里住着,感觉是自己的家。”周勇说。
“有了稳定的住所,心里就踏实了。”采访中,来自邢台的“90后”大学生李欣磊也表达了与周勇同样的感受。
大学毕业后,李欣磊选择来石家庄找工作,目前,是一家医药公司的质管员。“我2012年年底来的石家庄,到2014年5月分到房子,期间1年多的时间,我搬了三次家。有一年冬天,我们租住的屋里没有暖气,为了取暖,我们睡觉的时候就3个人挤在一张床上。”李欣磊说。
如今,这套40多平方米的保障房,有明亮的卧室,水电暖气等配套设施样样齐全。用李欣磊的话说,以前的居住环境和现在是天壤之别,住在这里她才有了家的感觉!“这里的暖气非常好,回到家一开门就能感觉到一股暖流吹来,感觉非常舒服,心里有种很安全的感觉。”李欣磊说。
为了让百姓圆上安居梦,2014年,我市继续大力推进公共保障性住房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2.78万套,竣工2.15万套,分配入住2.03万套,推出了两房并轨、租售并举、租补分离、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公共保障房、探索“四房”并轨等多项创新措施,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住房保障格局。
随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逐步增强,住房保障范围也不断扩大,除了城镇中等偏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还为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职工解决了安居问题,让他们在这座城市有了一个“家”。
这里的人们友善又宽容
谈安小区内,路面干净、整洁,绿地整齐划一、没有杂草。“环境比我们以前住的地方强多了,这里聘有专业的物业公司管理小区,电梯、楼道里都很干净,有人负责定期清扫。”李欣磊说,住在这里,她感觉很舒心。
“物业公司的人都很热情,我一个人住在这里,家里有什么事,就找物业公司的人帮忙,他们都很好说话。”李欣磊说,一次,家里的门锁不太好用,她就找物业公司的人过来给修的。“看着师傅仔细地给我修锁,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调试,直到锁子好用为止,心里感觉暖暖的。”
此外,物业公司还为每家住户都建立了一份档案,有特殊需要照顾的情况,他们会主动帮忙。周勇告诉记者,小区不仅有物业公司专业管理,房管部门为了大家交房租方便,在小区内设了一站式服务大厅,每次交房租都不用出小区。
“住在这里,上下班也很方便,我媳妇在小区门口坐上公交车,直接就到单位了,也不用倒车。”说起住进保障房后的生活,周勇有点兴奋,在他看来,这里就是他们一家人奔向美好生活的起点,他们要从这里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这里的邻居来自五湖四海,有的是从老家来石家庄打工的,有的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李欣磊说,她选择来到这座城市,就是觉得这座城市具有包容性,对外来人口“不欺生”,不少外地人在这里实现了个人梦想。如今在这里工作两年了,她觉得周边的人对她都很友善,工作也挺顺心。“所以,我住在这里很舒心。”
让外来人员融进城市,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住房问题,我市不断扩大住房保障范围,给外来人员融入城市提供更多的机会。“以前,没有固定的住所,不敢接媳妇、孩子过来。”周勇说,分到这套保障房后,他第一时间就把媳妇接了过来,媳妇也在这里找了一份工作,儿子也接过来上学了。“现在,就女儿还没过来呢。相信不久,我们一家就能在这座城市里团聚。”
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在生长
“石家庄这座城市很温暖,很有包容性,让我们觉得有归属感,我希望,我们一家人能融入这座城市。”周勇说。
眼下,周勇最想办的事就是把女儿从老家接过来,一家人团圆。然后,就想着能不能把户口转到石家庄,那样,无论是孩子上学,还是其它的一些事务办理起来就更方便了,一家人也算是真正地在石家庄落户了。
原来,周勇要想把户口从老家转到石家庄,可能还有些困难,但现在看来,这个想法也许不难实现了。去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随后,省市也出台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我市最新出台的《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全面放开县(市)城区和建制镇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市区落户条件。
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出台,让周勇充满期待,他希望能尽早把一家4口的户口从老家转到石家庄。“等一切都安顿好了,没事的时候,我和妻子就带着两个孩子四处转转,到图书馆、书店看看,到大商场逛逛,让孩子们多了解一些城市的生活,增长些见识。”周勇说。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石家庄吸引了更多的外来人口走进城市、留在城市,成为城市的“新市民”。我市先后实施的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职工可以申请保障性住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就近“零障碍”入学等政策,都为外来人口适应、融入城市提供了条件。
“我的户口还在农村老家呢,以后,看发展再说吧,我希望通过努力能在石家庄建立自己的小家庭。”李欣磊说,在这里生活了两年多,她已经与这座城市有了难以割舍的感情,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关键词:开放包容
出场人物:
李欣磊,新就业大学生
周 勇,外来务工人员
拉开城市框架、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完善民生保障,在过去的一年,石家庄正全力向着大省省会迈进。这座城市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
人,永远是城市的主角,那些外来人员选择了这座城市,熟悉并渐渐热爱这座城市。他们将个人梦想与城市的腾飞紧密结合,成为这座城市保持旺盛的活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原标题:就这样爱上这座城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