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石家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依托乐城国际贸易城打造大型商贸物流集群
中国共产党石家庄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就制定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年至2020年),提出如下建议。
一、科学认识“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基础和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加速期,全面推进中东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关键期,也是我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又好又快发展最为宝贵和有利的时期。制定“十三五”规划,必须在认真总结“十二五”时期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科学提出符合我市实际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战略举措。
(一)“十二五”时期我市取得的重大成就。“十二五”时期,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石家庄市委围绕转型升级、跨越赶超两大任务,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大力实施中东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力以赴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优环境、惠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330亿元,年均增长9.4%,占全省比重由2010年的16.7%提高到17.8%;全部财政收入预计达到77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到37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5.5%、17.7%,占全省比重分别提高4.4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两项财政收入在分别落后9年、10年之后重返全省第一,实现了弯道超车。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10.9∶48.6∶40.5调整到2015年的9.4∶45∶45.6,第三产业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工业强市战略取得巨大成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占全省三分之一强,利润率稳居全省首位;民营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服务业实现超常发展,增加值年均增长10.5%,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3%,在全省产业升级中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发展空间得到拓展,“一河两岸三组团”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环城水系全线通水,新火车站投入运营,轨道交通建设快速推进,正定新区初具形象,古城保护进展顺利,城市管理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美丽乡村范围逐步扩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50.81%提高到57.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06个百分点,实现了由乡村型社会为主体向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历史性转变。
双向开放成果不断扩大。五年累计进出口总值704.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7.6亿美元,对外投资达到17.58亿美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石家庄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家批复,申报国家级正定新区加快推进,天津自贸区正定片区合作进展顺利,京津冀产学研联盟日趋活跃,石洽会、正博会、动博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发展有了新的基础。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气污染治理六大举措精准有效,空气环境质量大幅改善。提前两年完成省下达的PM2.5浓度下降任务,提前一年实现省下达的减排目标,优良天数逐年增加;万元GDP能耗从1.048吨标准煤下降到0.794吨标准煤,五年降幅达24.2%;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7.2%,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0.5%、44.6%。洨河、汪洋沟得到综合治理,滹沱河具备了景观游娱功能,水体环境逐步改善。继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之后,又获批成为国家森林城市,石家庄市再添一张国家级亮丽城市名片。
发展环境得到明显优化。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四个清单”制度全面建立;效能革命成效显著,行政审批事项五年减少79%;商事制度改革有效推进,“三证合一”、“一照
人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22.7万人实现稳定脱贫。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祥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076元和11600元,年均增长10.1%和13%。自2011年以来,我市连续六次入选全国幸福城市前十名。
五年来,我们走过了难忘的历程,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给我们深刻启示:
一是聚焦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实现了我市综合经济实力跨越赶超。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集中精力搞建设,全力以赴抓发展,深入实施中东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力打好工业强市、项目建设、县域经济、深化改革几场硬仗,有力推动了经济跨越发展,实现了弯道快速超车,为“十三五”时期能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有更大作为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