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民营经济综合指标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深植沃土,活力四射。在省会石家庄,茁壮成长的民营经济一再展现着这样的魅力。
今年一季度,我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741.6亿元,增长7.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省委、省政府隆重表彰了2015年度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市县(市)、百强民营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家和创业功臣,并给予相应奖励。可喜的是,我市荣获“2015年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市”,同时我市民营经济综合指标排序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
这是来之不易的荣耀、令人振奋的成绩。2015年,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努力打造公平正义、服务优良的发展环境,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361.3亿元,同比增长8%,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6.5%,成为充满活力的“领跑”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抓改革 持续改善发展环境
“我们既需要好的发展土壤,也需要来自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我市众多民营企业家多次表达这样的心声。
扣准大家的心声,市委、市政府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推进全市经济发展的命门之穴,连续六年在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召开全市广播电视大会,就着力改善发展环境进行动员和部署,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打好改善发展环境攻坚战。突出解决政府管得太多、效率太慢问题。大力推进行政效能革命,全面落实“权力清单”、“负面清单”、“监管清单”制度。市本级严禁增设审批项目、严禁提高收费标准,审批权限除特殊要求的一律下放。严格落实扶持政策,2015年全年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300多亿元,同比多增186亿元。安排民营企业项目用地589公顷,占全市产业项目用地的70%。
同时,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众创空间建设、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文件,扩大扶持范围,提高实施标准,加强帮扶措施。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补贴达3856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8亿元。2015年全市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3万家,占全省17.7%,增长26.46%。
抓提升 大力推进转型升级
我市的民营经济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较为强大“阵容”,但面对日益激烈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仍需不断“爬坡过坎”和“跳高”。
为给广大民营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跳板”,自2011年以来,围绕推进工业提质增效这一主线,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工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先后出台了20余个支持工业发展政策。不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连续3年,市财政每年列支1亿元产业资金,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共支持技改项目297项,撬动社会投资438亿元,新增销售收入1050亿元。每年滚动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00项以上。2015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785.8亿元,同比增长16.2%,占工业投资的71.3%,总量在全省设区市中占第一,增速高于全省9.2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正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15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规上工业的16.8%,比2010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形成以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循环化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为战略支撑,以正定家具、行唐乳品、高邑建陶、栾城医药等47个产业集聚区,以神威药业、以岭药业、东旭集团、四方通信、科林电气等一批高成长企业为代表的格局明晰、梯次合理、协调互动的发展新架构。
两化深度融合也给众多民营企业插上了“隐形的翅膀”。市委、市政府一再强调要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比如我市重点支持的冀凯实业集团“全信息化精益智能管理系统”,已在省内外多家工业企业“定制”应用,并荣获2015年国家级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我市还通过举办互联网+研讨活动,影响企业400余家。目前,全市省级两化融合重点企业87家,示范企业17家。还培育了河北四方通信大数据服务中心等一批信息消费典型,电子商务也进展迅速,其中君乐宝乳制品年电商销售7亿元。
抓科技 加快创新体系建设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民营企业过去那种“干啥都挣钱”、“生产多少都不愁卖”的行情已不复存在。如今,必须革新传统模式,依靠创新驱动的力量。
正因如此,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和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全市地域内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248家。众创空间29家,3万平方米,汇聚各类创业创新团队或企业525个、创业导师200余名。拥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孵化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在孵企业745家。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引进京津知识产权服务机构2家,支持“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平台”、“石家庄生物产业基地技术服务中心”、“石家庄快速制造工程技术中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政产学研用协作实现新突破,建立“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石家庄合作站”,搭建京津优质科技资源与我市技术需求精准对接桥梁。持续加大财力支持,近两年安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1500万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85个,争取国家、省级科技项目236项,资金1.2亿元。我市还设立“石家庄市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累计达到了3800万元,向协作银行争取了放大3-5倍的授信额度。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获得省级专利申请资助2871项,培育56家企业优质专利品牌。培育新的创新主体也取得新进展,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30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3850家。
抓对标 提高工业综合实力
不可否认,我市的民营经济在发展中仍有不少短板。而实践证明,对标是一条有效补短板、扩优势的捷径。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对标行动作为有力抓手,强力推进工业领域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尤其是近三年,我市以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点,不断深化拓展对标行动,引导广大企业瞄准国际国内行业高端,全方位、全过程开展对标、追标、超标、制标,争创行业标杆。全市累计培育出省级对标示范企业35家、省级管理创新示范企业13家,共创行业“第一唯一”389项,行业标杆指标954项。
以对标引领节能减排,促进工业企业绿色发展。2015年,我市对200余家重点用能企业和排放大户实施节能减排措施,树立清洁生产和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项目8个,年节标煤13.2万吨。下大力淘汰压减过剩产能,提前三年超额完成既定任务目标。2015年共改造燃煤工业锅炉481台、1834蒸吨,超额完成任务。通过开展节能减排对标,我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实现连年下降,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深植沃土,再造活力,民营经济蓄势而发。2016年,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和贯彻党中央的发展理念,正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协同发展,营造双创氛围,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等,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确保我市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第三极”做出应有贡献。(首席记者范玉蕾 通讯员刘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