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教育设施立法破冰上学难 条例明年起实施

18.12.2014  13:53

    解读《石家庄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燕赵都市报讯(燕赵都市报记者任学光)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学校就在家旁边孩子却入不了学。每年的7、8月份,省会的家长们就开始为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而忙碌着,就近的幼儿园、小学要不然不是片内,要不就是班容量“超标”,托人找关系、交赞助费也未必能上到满意的学校。面对困扰省会多年的教育“顽疾”,石市选择用立法来均衡教育资源引领教育优质发展。

    日前,《石家庄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并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部《条例》是石家庄首部教育方面的地方法规,也是河北省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首部法规。昨日,石家庄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条例》,《条例》的实施,有望解决教育设施和预留用地得不到有效保护、城市中小学和幼儿园用地面积标准偏低、居民住宅小区配建教育设施不到位等顽疾。

    教育设施受限引发“上学难

    孩子虽然已经进入桥西区某重点小学就读,但今年8月彻夜排队给孩子报名的情形还是让韩女士至今难忘。“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住在学校旁边,孩子却无法进入学校读书。”说起孩子上学的事韩女士一脸的无奈,她告诉记者,虽然她家所在的小区是这所小学的片内范围,但是学校每年招生名额有限,班容量都严重超标了,“听说今年小学一年级一个班的孩子都有60人了。

    石家庄市林女士的女儿明年该上幼儿园了,家住在石家庄市第二幼儿园所在的柏林北区里,却因为招生人数已满不能进入该幼儿园就读,只能选择较远的私立幼儿园,而林女士的遭遇在省会并非个例。

    “石家庄市现行的城市中小学、幼儿园用地面积标准偏低,与南京、郑州等兄弟城市的标准相比,差距较大,限制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法治委主任徐习军表示,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城市人口激增,石家庄市区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比如,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刚性及深度不够,指导教育设施建设的强制力不足,教育设施预留用地得不到有效保护;居民住宅小区配建教育设施不到位,应建未建、建不达标、建后不移交问题突出,导致相关区域适龄学生无法就近入学,部分学生被动择校,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等。“此外,学校大班额现象频频出现,如裕华区小学班容量平均为每班60人,超国家标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