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批发市场如何老树发新枝
图为省会南三条批发市场外景。河北日报、河北网记者赵永辉摄
□河北日报、河北网记者 李冬云
阅读提示
“这里不准停车!请马上开走!”8月21日早晨9时,省会南三条批发市场的双向两车道已经显得拥挤,城管人员正用高音喇叭警告路边的违章车辆。
交通问题从一个角度折射出老批发市场硬件正在落后于时代,而更深层次的,是面对电子商务发展、流通渠道改变、区域周边同类市场崛起等外部变局,传统的老批发市场普遍面临客户流失与市场萎缩。
变革,已经势在必行。
河北太和集团商业运营公司总经理赵博超表示,南三条太和文化礼品城将于明年年初进行升级改造,方式参照前不久刚刚完成提档升级的太和电子城。
老市场加快谋求突围的同时,省会两座在建新批发市场——塔坛国际商贸城和石家庄国际贸易城一期则高调加入,向老市场的商户伸出橄榄枝。
是就地升级,还是市场外迁?未来将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做出回答。新市场能否如推广册所说那样一路红火,也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但在批发市场业态亟待提档升级的判断上,业内已经达成共识。
1
空间翻倍容易,成交量和收益翻倍很难
2009年,曹志霄成为某家居布艺装饰品牌的石家庄区域经销商。在他位于太和文化礼品城二楼30平方米的店铺内,桌布、沙发垫、布艺灯罩……琳琅满目。“我现在最迫切的就是扩大店面,就是再有300平方米,我的货也摆不全!”他说。
曹志霄告诉记者,消费者需要好的购物环境,现在百货商场都升级成购物中心了,但其实采购商更讲究体验,“如果布展精心,能让客户充分了解咱的商品品类和特色,最后体现在订单上,可能就是几万元的差距。”
“解决商铺空间短缺问题”正是新批发市场打出的招商卖点之一,他们通过降低租金吸引商户。记者从塔坛国际商贸城的一位招商人员处了解到,租金交一年抵三年。塔谈国际商贸城的企划总监张晓峰介绍说,目前可容纳1万家左右商户的市场已完成招商95%。
将招商目标锁定南三条和新华集贸商户的这两个新市场,曹志霄都去考察过,但他犹豫再三没有出手,“空间翻倍容易,成交量和收益翻倍很难”。商业氛围的成熟度是必须考虑的:在内,南三条市场份额的缩小体现在每个商户账本上,采访中发现,很多商户开始走批零结合的路线,大批发减少掉下来的利润靠零售来找补,曹志霄目前的零售占比在30%左右;在外,新市场商业氛围的培养不在朝夕之间,他担心经营风险。
“迷茫”,是曹志霄在采访中几次提到的一个词,“扩大经营,有销售跟不上的顾虑,不扩大,又面临市场份额缩小的危机”。在他看来,尽管有同行在新市场买铺,但作为“饭碗”的老铺也一定不会丢,更多的是出于“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的观望心理。他对老市场的就地升级更多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