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快时尚”成质量“重灾区” 要时尚更要健康

16.09.2014  16:36

    眼下,不少市民对于价格亲民、款式众多且更新迅速的“快时尚”服装品牌情有独钟。然而,来自监管部门的最新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快时尚”品牌的不合格率却一直居高不下。这些“上榜”品牌在石家庄的销售情况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发布]

    “快时尚”服装问题不断

    在省会中山路、建华大街等众商圈的大型城市综合体中,遍布着各种“快时尚”进口品牌服装店,多数为引入的品牌。位于勒泰中心某门店的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所谓“快时尚”品牌,指的就是上新品速度快、平价,并且紧跟时尚潮流的服装品牌,包括ZARA、H&M、C&A、优衣库等。

    但是,这些“快时尚”进口品牌服装却一直存在质量问题。8月底,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消息称,上半年,在396例质量安全不合格的进口服装中,4个为“快时尚”品牌,分别为:FOREVER21、ZARA、H&M和MANGO,不合格数量达107例,占所有不合格的27%。此外,去年全年进口服装的检验中,许多“快时尚”品牌的安全项目不合格率都较高。

    中消协也曾对70款“快时尚”品牌服装进行比较试验,主要问题有:纤维成分含量名实不符;甲醛含量、pH值超标;色牢度不达标等。

    [消费者]

    忠实“拥趸”并不知情

    “快时尚”频上“黑榜”,消费者怎么看?近日,记者在中山路的多家卖场看到,虽然并非周末,但像H&M、优衣库等店内的生意并不错。“这个品牌的衣服还不错啊,价格不高、款式又多,感觉质量也比较靠谱。”问及所购品牌服装的安全性,已经挑选了一件上衣的市民王女士坦言并不知情。

    记者看到,出入这些店面的绝大多数是年轻消费者。与奢侈品大牌动辄上万元不同,“快时尚”品牌产品价格也的确便宜,就连销售人员也不时吆喝着“全场39元起”。其中,除了少部分夏装在换季打折外,夹绒外套、轻羽绒服等新品最高也不超过500元,且大部分在一二百元左右。

    正和闺蜜一起购物的市民石女士告诉记者,每次来这些店里逛,她总能看到新款上市,再加上价格实惠,她都算是“快时尚”品牌的忠实粉丝了。而收银员也表示,并不清楚产品质量曝光的事情,每天的走货量依旧可观。

    [解析]

    3

    问题出在“”上

    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不少“快时尚”品牌的服装,不少都是外国厂商生产的。比如印度、孟加拉国、土耳其等。而那些“MADE IN CHINA”的产品,产地也多分散在沿海一带。贴牌厂商的分散,势必在这些厂商中间产生竞争,而价格的压低,也会传导到产品的质量上。

    正所谓,成也“”败也“”。

    据业内人士介绍,“快时尚”品牌一贯策略是“一流设计、二流面料、三流价格”。从设计、生产到销售最快12天。它们每年生产的服装款式,是一般企业的3至4倍,橱窗更新频率一周2次,货物售完后绝不重复上架,令速食时代的“求速族”趋之若鹜。

    然而,也正是因为“”,在平衡产品质量、周转速度和成本时,上游成本就会增加,在售价不变的情况下,产品质量就得有所“牺牲”。恰恰“快时尚”品牌的大部分消费者更重视款式和价格,产品质量的接受弹性会大一些。

    [期盼]

    正确处理“”与“

    业内人士表示,“快时尚”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服装生产如何破解“欲速则不达”的质量问题,的确是一大难题。这需要快时尚品牌在市场快速反应机制与生产质量把控之间寻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并不是追求“唯快是好”。

    毕竟,在服装业竞争激烈的今天,作为提升附加值和避免产品同质化的关键因素,设计的改进和营销模式的创新固然重要,但狠抓质量才是留住顾客的根本。对“快时尚”品牌来说,不妨辩证看待“”与“”。在设计上,自然是越快越好;在质量监控上,则应严格遵守检测流程,应当慢一点。只有质量有保证的“快时尚”,才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与此同时,市消协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对于“快时尚”频上“黑榜”但仍难引起消费者注意的问题,更多地暴露出大家对服装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建议消费者在选择服装时,切记“安全高于时尚”的理念;因为安全问题或许短时间不会显现,但长期以往,必定会成为消费者不能承受之殇。  (记者吴温)

【责任编辑:王春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