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少保中心:爱心情暖服刑人员子女

31.12.2014  10:37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袁川)12月28日10时,石家庄市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的孩子们,高兴地迎来了第三次来看望他们的叔叔阿姨们——26位民间慈善助学组织“爱心无限”的成员。

    “快过年了,我们来看看孩子,也给他们送件新棉衣,一块儿包顿饺子吃,让这些缺少父母关爱的服刑人员的子女感受到家的温暖。”“爱心无限”创办人卢英红说,他们筹集善款,购置了50件棉服,爱心人士还提供了包饺子的面粉、馅料等。

    “少保中心主要是接收服刑人员的子女、流浪儿童等未成年人。现在有63个孩子,年龄在7岁至16岁,大部分是服刑人员子女。这些孩子来到少保中心后,生活上不缺什么,而且能在少保中心接受学习教育、心理辅导,但他们最缺乏的是父母的关爱。所以,我们也希望爱心人士多和孩子们聊聊天,让他们感受到一份温暖。”少保中心的工作人员说。

    在少保中心的操场上,虽然天寒地冻,但几个年龄小的男孩早已忘记了寒冷,拉起熟识的爱心人士的手,玩起了跳绳、足球,一会儿头上都冒起了汗珠;而在厨房里,七八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正在叔叔阿姨的指导下学着包饺子。

    13岁的丽丽虽然是第一次包饺子,但在爱心人士米珂红手把手地示范下,很快就包得有模有样了。丽丽说,因为爸爸服刑、家里贫困,她和弟弟到少保中心6年了,只有放假时才回趟老家。“弟弟有时候也想家,但是每次这些叔叔阿姨来看我们,弟弟都像回家一样高兴。

    “这些孩子未曾犯罪,却要承受父母犯罪所带来的痛苦,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创伤。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更需要有人引导、教育。”卢英红说,“爱心无限”关注孩子们已经一年多了,一直关心他们的成长。少保中心的小霞才8岁,在其很小的时候父亲服刑、母亲出走,从小没有父母的概念。前年出狱的父亲想领其回家,小霞却不认,怎么都不愿跟父亲走。父亲态度又比较强硬,不会哄孩子,闹得非常僵。后来,少保中心的老师以小霞的故事为原型,组织孩子们表演了有声有色的情景剧,并邀请小霞的父亲和“爱心无限”的人员互动,让小霞的父亲学会了怎么表达爱。“现在,小霞的父亲隔不久就来看孩子,两人相处得不错。”卢英红欣慰地说。

    因为父母双双服刑,小蕊和弟弟一年前来到少保中心。现在,小蕊上六年级,弟弟也已上四年级了。虽然没有父母的陪伴,但他们生活得并不孤单。小蕊说:“我和‘爱心无限’的赵姨互留了QQ号,有什么心里话儿,都能跟阿姨聊聊,就像我的亲姨一样。有这么多人关心我,我更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中午,少保中心的孩子们吃上了热气腾腾的白菜馅、茴香馅饺子。同时,他们还得到了一份惊喜。

    “我们制作了心愿树,让孩子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望,我们的爱心人士一对一认领,下次来就能帮他们实现愿望了。”爱心人士张永欣拿起一张字迹秀气的红色心形卡片,记下了小男孩冬冬的心愿——希望得到一个蓝色的密码锁本。

    更多善行资讯请访问 善行河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