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将推出3万辆公共自行车 实现异地还车
6月6日,本报报道了石家庄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初一(18)班的同学们针对石家庄市民的出行习惯进行问卷调查,为推进绿色出行提出建议一事。调查报告送至石家庄市公安交管局后,感动了交管局的工作人员。6月8日上午,同学们受邀到石家庄市交管局指挥中心做客,交管局局长武瑞琪现场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孩子们的提问中,不乏针对石市交通的尖锐问题。
石家庄将推3万辆公共自行车
探访
揭秘省城智能交管
6月8日8时40分,记者与第二外国语学校初一(18)班的孩子们一起来到了石家庄市公安交管局指挥中心。孩子们的调查报告指出,在城市交通发生拥堵时,汽车怠速排放的尾气是行驶时的6倍,交管部门有哪些高科技手段,解决城市拥堵问题?孩子们在交管局指挥中心找到了答案。
三层监控24小时不断档
进入指挥中心,孩子们很快对眼前的巨型电子屏幕墙发出惊叹。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向孩子们介绍,这块巨型电子屏幕墙是由27块小屏幕组成的,石家庄市区的交通路况,通过这面屏幕墙尽收眼底。石家庄道路监控分高、中、低三层,其中主路的高点监控,可以察看主路5公里范围内的路况,一条主路,安装3个高点监控,人车流情况一目了然。中层监控可以看到每个路口的实时路况,而低点监控就是平时人们所熟知的电子警察,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着城市道路。工作人员告诉孩子们,每天早晚高峰到来前,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就会利用高中层监控,将石家庄市区路况扫描一遍,寻找堵点,一般来说,只需几分钟的时间,省会市区的路况就可一览无遗。一旦发现堵点,指挥中心就会迅速派警,解决拥堵或事故。
两套智能系统梳理堵点
如果监控反映道路发生拥堵怎么办?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很快在大屏幕上打开了石家庄市交通管理综合指挥调度平台系统,在这个平台上,同学们清晰地看到了石家庄路面所有执勤交警的编号和此时交警所处的位置。据介绍,当前省会所有的路面交警都实施了GPS定位,一旦发生道路拥堵,指挥中心可以派距拥堵现场最近的交警前往现场处理。
工作人员演示,这套系统还可应用于交通事故处理。记者看到,当工作人员打开交通事故处理列表后,6月8日当天的交通事故列表中,每条事故报警的颜色均为灰色。工作人员介绍,如果事故报警的颜色为红色,则表示为刚报警,尚未通知交警到场;绿色为已通知交警;灰色则表示事故现场已经处理,状态为已解警。有了颜色分类,指挥中心对省会当前时段的事故发生和处理情况,便一目了然。
指挥平台调度系统,重点在于对交警的实时、迅速调度,那信号灯如何实现科学控制呢?随后工作人员又在大屏幕上打开了信号灯控制系统。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套信号灯控制系统实时显示着石家庄每一个信号灯路口的信号配时比,当前的信号灯都是通过路口埋设的雷达系统,通过检测车流,完成自动配时。但是如果路口发生长距离拥堵,自动配时就会失去效果,这时指挥中心就可以结合现场监控画面,通过信号灯控制系统,完成堵点及周边路口的手动配时,通过信号灯控制缓解拥堵。“如果说监控是指挥中心的眼睛,那么指挥平台调度系统和信号灯控制系统,就是指挥中心管理城市交通的手”。工作人员介绍。
面对面
绿色出行有多远?
石市机动车增速像“火箭”
每辆汽车都是一个污染排放源,省会石家庄的汽车增速有多快?这是孩子们关心的问题之一。当天,石家庄市公安交管局局长武瑞琪向孩子们介绍,近3年来石家庄机动车增速迅猛,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机动车1000辆以上,最多的一天达3000多辆,武瑞琪对孩子们,从机动车增速的角度看,石家庄正从先前的“自行车王国”,迅速迈入“汽车王国”。
将推出3万辆公共自行车
孩子们在先前的调研建议中曾提出大力发展、完善公交系统,推动绿色出行,缓解空气污染。武瑞琪向同学们透露,当前石家庄正大力推进公交都市建设,首先,未来地铁的顺利建成,和公交系统大步迈进,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地铁对城市交通的改善不需多谈。目前石家庄公交已经实现了燃气化,实现了污染的零排放,推动绿色出行,需要大力倡导乘公交车出行。
武瑞琪表示,推动绿色出行,要多为出行者考虑,看出行方式是否足够便捷,足够人性化,无论是地铁还是公交车,往往都不能解决离目的地“最后500米”的问题,这也是许多出行者放弃公共交通选择开车的原因之一。当前石家庄正准备推出3万辆公共自行车,这些自行车准备投放在城市的各个重要交通节点,并实现异地还车。举个例子,如果未来一名市民准备前往火车站坐火车,亲人开车送他到车站,中间可能出现堵车、到站停车难的因素,如果未来大量的公共自行车投放,这名市民完全可以骑乘自行车到火车站,并且在火车站设置的公共自行车点还车,最后一身轻松地上火车,中间不用考虑堵车的因素。将来公共自行车的推出,将完善绿色出行的交通链,使绿色出行有更多选择,也给绿色出行以更好的体验,从而推动更多的有车族,自愿回到公交车上,回到自行车座上。
推动错时出行避开拥堵
如果在当前条件下进一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武瑞琪告诉同学们,选择错时出行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武瑞琪举了个例子,比如一辆汽车沿槐安路高架桥出城,该车早晨7时上路,可能只需要10分钟就能驶出二环路,但如果8时高峰期上路,可能就需要20分钟。高峰期该车在路上延误的10分钟,使该车的排放污染,比7时出城时高出数倍,因此可见错出行既对司机有利,更对城市交通环境和空气质量有利。
武瑞琪建议现场第二外国语学校的同学们,在下午放学后不要扎堆回家。比如放学后留在学校,进行十几分钟的文体活动,活动结束回家时,就会发现已经错开了家长来接的高峰时段,放学路上一路顺风。
记者了解到,当前石家庄市公安交管局已经与教育主管部门联系,在一些学校开始实行放学后,学生由老师组织,在学校周边分不同区域等待家长的办法,从而实现错时放学,有效疏散家长接孩子的车流,缓解学校周边较为集中的交通拥堵。
石市渣土车下月起全封闭
除了机动车尾气排放,机动车扬尘污染也是石家庄的一项不可忽视的污染源。武瑞琪告诉同学们,当前省会的大货车实行通行证制度,且白天不允许进市。在所有的大型货车中,渣土车管理是重中之重,接下来,公安交管部门将进一步严控渣土车扬尘问题。武瑞琪介绍,从7月1日起,石家庄所有的渣土车必须实行全封闭运输,违者不允许上路,从而控制大型车辆带来的PM10污染。
不能让骑车人骑着“憋屈”
现场一名叫周雅萱的女同学向武瑞琪提出,现在很多慢车道都存在商贩占道、施工占道以及部分被划为机动车道的现象,让骑车人感觉出行不便,对此交管部门有何措施?武瑞琪回答,交管工作的重点不能只放在汽车上,推动绿色出行,就要更好地照顾骑车人的出行体验。周同学说的一些问题,当前确实存在,比如因地铁、管线施工占道,导致慢车道上被临时施划机动车道,分流机动车通行;再比如一些市场乱点,导致摊贩占道,这些确确实实都是对慢车道的侵占行为。武瑞琪说,当前公安交管部门已经对上述情况进行了摸底,下一步,交管部门将有计划有步骤地联合有关部门大力疏通石家庄的慢车道,让骑车人走得越来越方便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