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北省石家庄城建项目点击美丽蝶变 城市面貌绽新颜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区域和载体。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工作,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一河两岸三组团”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大力推动省会城市建设上水平、出品位。
一条条道路崭新宽阔,一片片绿地亮相街头,一个个小区换了新颜……回眸过去,让我们共同细数这座城市的美丽蝶变。
1
京昆高速石家庄至冀晋界公路通车
2015年12月22日,京昆高速石家庄至冀晋界公路正式通车,标志着京昆高速全线通车。
该项目起点位于曲阳桥枢纽互通,与石家庄北绕城高速公路相接,经过石家庄市正定县、鹿泉区、井陉县、井陉矿区,与山西省京昆高速公路平定至阳曲段相接;主线全长约65公里。其中,与西柏坡高速共线段13公里,已在之前建成通车,剩余新建路线全长52公里,总投资约70.2亿元。
京昆高速石家庄至冀晋界公路为首条联通河北与山西的双向六车道省际高速路。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平原区段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山区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该项目不仅是国家高速路网京昆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太行山高速的重要路段。
该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河北省“东出西联”交通战略的实现,对建设沿海经济强省,完善“西煤东运”,实现我市中东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推动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地铁在建工程实现“洞通”
2015年12月10日,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和3号线一期首开段工程实现“洞通”。
按照规划,我市轨道交通线网总体规划为总长241.7公里、由6条线组成“大放射、小方格”布局,共设车站160座。目前,在建工程为1号线一期工程和3号线一期首开段工程,全长30.3公里。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西起桥西区西王,东至长安区西兆通综合维修基地,全长约23.9公里,设站20座;3号线一期工程首开段为6站5区间,沿中华大街敷设,从小灰楼站至石家庄站,全长6.4公里。
地铁“洞通”以后,将全面展开铺轨、装饰装修和机电设备安装工作。按照里程碑计划,2016年5月、7月将分别陆续实现全线“轨通”、“电通”,年底进入联调联试,2017年上半年将实现载客运营。
200个老旧小区开展综合环境整治
2015年,我市进一步增强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对200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环境整治,解决了100个老旧小区无市场化物业公司管理的问题。使整治后的老旧小区实现环境整洁、配套设施设备完善、管理有序、生活便捷。
今年我市老旧小区改造主要集中在市内四区(长安区、裕华区、桥西区、新华区),针对房屋建造时间较久(一般指2000年以前)、房屋、道路和各种管线长期失修、服务设施不配套、居民生活不便利、居住环境脏乱差但尚能居住的住宅小区进行整治。
在改造过程中,按照具有社会矛盾纠纷隐患的小区优先,供热、供水、排水有突出问题的优先,物业服务企业缺失、道路、路灯、绿化等公建配套设施损坏严重的优先的原则,在充分征求小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业主和管理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整治项目和整治内容,改造后的老旧小区使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正定新区五大场馆设计出炉
2015年12月底,位于正定新区的科技馆、大剧院、青少年宫、规划馆、图书馆等五大场馆,经过多轮专家论证和会审已完成概念方案规划设计。该场馆建成后,将加速正定新区的发展,为打造滹沱河滨水风光带、提升城市品位、完善省会功能提供支持。
科技馆功能定位为大型现代化科技展馆,包括各类科技展厅与多个特效影院;大剧院包含大剧场、小剧场、音乐厅三个场馆,以及一个100间的招待所;青少年宫包括篮球馆、游泳馆、小型剧场、天象厅、阅览、展览等公共功能区以及艺术类、体育类和文化类三组培训教室;规划馆由规划展览部分、会议接待部分、办公部分三部分功能构成;图书馆包含文化商业、市民阅览大厅、开架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密集书库、办公区、会议区等功能模块,是一座能够提供多种生活场景的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图书馆。
“工地扬尘12条”控制扬尘污染
2015年,我市出台《石家庄市严管建设施工扬尘十二条(试行)》,为近年来省会出台的最严格的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条例,在以前“十项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和细化,对现场的管理更加严格、更加精细,全面控制工地扬尘污染。
该条例要求,建筑拆除作业现场必须严格做好封闭围挡,使用专用喷淋洒水设备压尘,作业现场、周边要进行喷雾降尘,按规定时间及时清运垃圾,并严禁敞开式拆除、非湿法拆除、超时堆放废弃物;严禁在现场及工地周边搅拌混凝土、砂浆,严禁使用非法企业生产的预拌混凝土、砂浆,严禁使用未办理相关手续的混凝土、渣土等运输车辆;遇四级以上大风时或市政府发布空气质量预警时,必须采取抑尘措施,严禁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房屋拆除等一切涉尘施工。
该条例对施工现场的围挡设置、土方清运、材料堆放、洒水清扫、建筑拆除作业等都进行了明确要求,凡不按要求实施的,一律依法停工整改,并顶格处罚。
滹沱河生态绿廊工程快速推进
滹沱河生态绿廊工程是我市重点绿化工程。该工程西起中华大街,东至太行大街朱河橡胶坝,全长16公里,主要对两岸1公里范围内实施大规模园林绿化建设。工程建设涉及正定县、长安区、正定新区三个区(县),规划建设总面积2982公顷。
该工程坚持“生态、景观、自然、节约”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对所有未绿化区域小规格、大密度种植国槐、白蜡、杨树等乡土树种,对现有防护林带进行梳理改造提升,对现有苗圃、果园进行优化利用,对规划确定的城市留白区域进行简易绿化。
同时,选择主干道及观光路两侧可视范围内重点打造绿化景观节点,满足生态防护、郊野游览、滨河观赏、观果休闲、科普健身等多种功能,形成“低投入、低养护”型的绿色生态景观长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实现“为城市留白”的重大意义。
截至目前,该工程已栽植乔木、灌木共计90多万株;栽植地被454863.8平方米,整体工程计划2016年5月底前基本完工。建成后,滹沱河沿线两岸1公里范围内将形成青山点缀、绿地映天河果林花海的滨水绿色廊道。
太行大街绿化工程启动
2015年3月6日进场施工的太行大街绿化工程,南起衡井公路,北至滹沱河大桥南岸,全长21.8公里;绿化范围在现有绿化边界东西两侧各延伸50米,同时对原有15米宽绿化带进行提升改造。工程建设涉及栾城县、长安区、高新区三个县(区),总绿化面积约122万平方米。
该工程坚持“生态优先、节约建设”的原则,一是大量运用本地乡土树种和彩叶植物,以合理的植物规格和种植密度,在确保景观的前提下突出绿量;二是通过运用具有吸尘作用的植物品种,提高绿化植物吸滞粉尘的能力,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效应;三是营造自然的生态环境,实现植物群落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降低建设管护成本。目前,该工程已完成绿化80.3万平方米,栽植乔灌木48万株。
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是对一座城市生态环境、生产和生活环境的综合评价,是国内重要的城市品牌之一。2007年,我市被国家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2010年,我市顺利通过住建部国家园林城市复查。
2015年4月,住建部组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专家组莅临我市实地复查,对城市园林绿化组织领导、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城市绿线管理情况、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情况、城市绿地及生态环境保护、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行,以及城市公园会所清理整治情况等方面重点考查。
2010年以来,我市在以往园林绿化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和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总目标,全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掀起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效果最好、成活率最高的园林绿化建设新热潮。
2010年至2014年,累计完成园林绿化建设投资79.1亿元,建成区新增绿地1548公顷,总面积达到8511.4公顷;新植乔灌木2000余万株;绿地率增至40.5%,绿化覆盖率达到4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2平方米,园林绿化规模、品位和管理水平都实现了大幅提升。
在经过科学、细致的复查工作后,2015年9月,住建部公布了复查结果,其中指出,根据综合复查专家组意见,石家庄市符合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同意我市通过此次国家园林城市复查。
“以克论净”定量考核环卫作业
为进一步提高省会环卫作业水平,我市在学习中卫等其他城市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从2015年6月开始,采取了“以克论净”的环卫作业考核方式,通过量化的考核办法,用数字说话,用数字评价。
“以克论净”环卫作业考核法,主要是通过对道路、便道上1平方米内的尘土进行称重,以此作为评价清扫保洁质量的依据。按照考核标准,快车道灰土每平方米不得超过5克,慢车道不超过8克,便道不超过12克。
在对环卫作业质量进行考核的同时,通过“以克论净”还能科学分析不同路段的检测数据,根据不同情况即时合理调整环卫作业的频次和作业手段,在保持市容环境高度整洁的同时,优化配置环卫人力物力配置。
目前“以克论净”已覆盖城区三环以内所有城市道路,省会环卫作业考核方式实现了由人工目测向科学测量的转变,城区环卫质量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