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农民搞绿色种植 “互联网+蔬菜”显身手
“装了这个系统,随时都能在手机上实时查看蔬菜长势。”6月12日,记者来到裕华区西京北合作社的种植基地,社长郭会永正忙着安装可视农业监控系统,目的是将来能让“消费者盯着蔬菜生长”。
郭会永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与一家技术公司合作,在蔬菜种植大棚内安装了多个监控摄像头,消费者只要在手机端扫二维码,就能进入监控的实时视频画面,随时随地看到蔬菜生长、管理、采摘的过程。
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我国通过了新版的食品安全法,并将在10月份正式实施,其中明确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和中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对蔬菜品质和安全提出的更高要求,倒逼着菜农改进传统种植方法,蔬菜种植管理需要“透明化”。“互联网+”时代,农民们开始借助新技术、新办法来实现绿色种植。
藁城区是今年石家庄市确定的蔬菜产销综合服务试点县(区)。12日下午,记者来到该区的系井村农业高科技园区,从外面看,一座座设施蔬菜大棚整齐有序,似乎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当记者跟随园区负责人马书昌走进棚内,才发现里面“另有玄机”。
技术员打开了挂在墙上的控制终端功能舱,开膜、滴灌、上卷帘等功能一目了然。简单演示后,他表示,“以往农民施肥、打药全凭经验操作,有了物联网控制技术之后,这些工作都在大数据下进行,变得简单可控。”
有了物联网,管理蔬菜的实际效果如何?翻看园区的统计数据,在应用物联网技术后,大棚病虫害发生迅速下降,各类药品投入减少了二分之一,蔬菜种植比以往更安全了。马书昌说,“不打农药的菜卖相不好,但有过多农药残留的蔬菜没有市场竞争力。物联网可以帮助菜农们做好绿色安全种植。”
除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我市还将打造蔬菜规模产区,通过提质增效,增加绿色种植的覆盖面积。市农业局种植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今年在推动建设20个市级蔬菜标准园的过程中,将在园内全面普及防虫网、粘虫色板、无公害农药和节水灌溉等关键技术,在实现种植规模化的基础上,确保蔬菜质量100%达到国家质量安全标准。(记者 侯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