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产业扶贫:“家门口”就业 织机织出富裕路
西部山区是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区域,简单的发放救济金并不能让山区贫困户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近年来,我市通过带动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让众多贫困家庭实现了产业脱贫。
今年66岁的郭群祥,是赞皇县贫困户中的一个。几十年来,郭群祥夫妇一直依靠家里的一亩两分地勉强生活。七年前,郭群祥得了直肠癌,老伴又被查出心脏病,这让原本贫穷的家难上加难。
2013年以前,像郭群祥一样在贫困线上挣扎的百姓,我市共有30.5万户,这些贫困户主要集中在太行山区,年人均收入低于2800元。解决贫困户的吃饭问题,扶贫部门首先想到的是规模化种发展核桃、大枣、牛羊等特色农业。没法下地干活的郭群祥夫妇,利用这个机会把土地流转给了核桃种植合作社,每年可以领到300斤的小麦粉。口粮不愁了,但郭群祥夫妇依然没钱买药。
怎样才能让贫困户既吃上饭,还能过上好日子呢?2007年,郭群祥夫妇所在的千根村,来了三台织布机,从小就会织布的祁桂花心动了。
祁桂花每织一块布就有七八十元的收入,一个月至少能拿到一千块钱的加工费。看见老伴挣了钱,一直在家闲着的郭群祥也学上了这门手艺。现在,郭群祥夫妇每个月能拿到两千块钱的工费,年收入达到两万多元,彻底摘掉了贫困的“穷帽子”。
让郭群祥夫妇脱贫致富的人,叫崔雪琴。2006年,回乡创业的崔雪琴办起了土布合作社,把家乡世世代代手工纺织的土布推向了市场。但是摆在她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缺少工人和资金。
为了让这个能够带动山区群众脱贫的项目发展好,市扶贫办、妇联等多个部门纷纷伸出援手,组织农户开展纺织培训,引进彩棉种植,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在合作社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市供销社还提供自有资作为其流动资金的一部分。 为了规范合作社管理,2009年,市供销社直接在土布合作社参股35%。
有了政策帮扶和资金支持,5年多时间,崔雪琴的原村土布合作社从5台织布机增加到350台,工人数量从十几个增加到1300多名,其中大多数都是贫困户。
现在,我市已有的8个县市陆续发展了刺绣、剪纸等60多个手工业合作社,为产业扶贫增加了一条新路径。通过企业合作社带动、贫困农户参与的方式,实现了一户有一个致富项目,一村有一个产业,加速了贫困人口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