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保廊“全创改”经验可复制可推广——来自“双创”成果展的报道

18.06.2019  02:11

  6月14日,记者走进“双创”活动周河北分会场展厅,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成果展首先映入眼帘。

  这是为期3年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这是肩负“可复制、可推广”使命的先试先行……一块块展板,展示着河北抢抓石保廊区域开展全创改这一重大机遇、以创新驱动促进新一轮大发展的探索实践。当前,32项改革试验任务基本完成,为我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制度供给。

  32项改革举措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

  5、5、9、6、5、2——成果展上的一组数字,展示了我省在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中取得的成果。

  这组数字代表着:实施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审批等5项创新导向的改革举措,实施科技成果自主处置使用权和成果转化收益奖励等5项鼓励转化的改革举措,实施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等9项金融创新的改革举措,实施三地创新政策交叉覆盖等6项开放合作的改革举措,实施开展“双师型”队伍建设等5项人才为先的改革举措,实施加强知识产权综合执法等2项公平竞争的改革举措。

  2016年6月,国务院批复《京津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随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印发了京津冀及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的两个试验方案。国家赋予石保廊改革任务合计32项。

  为什么在这个区域启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石家庄、保定、廊坊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省科研院校的主要集中区、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区、对外开放的优势合作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试验区,能够挑起全面创新改革的重担。

  保定市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经理李志刚,是改革的亲历者,此次受邀来廊坊参加“双创”活动周河北分会场的相关活动。该基地的改革故事是成果展上的展示案例。

  2018年5月,保定市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在美国新硅谷离岸孵化中心揭牌;一个月后,美国新硅谷离岸孵化中心在保定市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挂牌。双方共建保定与美国硅谷高科技资源对接的绿色通道,已经为200余名外国留学生提供各种创新创业服务。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这两年,我省在引进外籍人才方面的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人才的聚集能力和互动交流水平进一步增强。”省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处负责人介绍。

  由于成效显著,我省在鼓励引导优秀外国留学生在华就业创业、积极引进外籍高层次人才方面的改革经验,与强化创新导向的国有企业考核与激励机制方面的改革经验一起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复制推广名单,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做出了河北贡献。

  石保廊成为河北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源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支持,尤其是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让企业在创新道路上加速奔跑。

  成果展展示了石家庄高新区的案例——石家庄高新区通过引入保险机构、专业评估机构,探索建立“政银保评”四位一体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打通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最后一公里”,累计为26家企业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3.3亿元。

  石家庄市金鹏化工助剂有限公司从这项改革中受益匪浅。今年3月,公司经理张立昭到农行石家庄高新科技支行办理抵押贷款。期间,石家庄市高新区科技局金融办告知张立昭,公司如果有专利证书可办理专利权质押业务,对贷款利息执行50%返还。

  “公司贷款500万元,每年的贷款利息省去了12万多元。这对企业是非常大的支持,公司将把省下的钱用于研发,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张立昭表示。

  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激发的不止是企业的创新活力,也搅动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一池春水。

  我省积极探索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创新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改革举措,实行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成果转化收益奖励不低于70%,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最高可按项目经费30%核定间接费用、自行确定间接费用中绩效支出比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把科研评价制度和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作为突破口,以横向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收益作为对从事应用研究人员的重要评判指标,按项目到位经费计总分,由主持人根据课题组成员实际贡献分配分值。该校2017年取得合同经费同比增长65.9%,2018年取得合同经费同比增长218.1%。

  石保廊区域正日益成为河北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源。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99家,是2015年的3.1倍,石保廊三地数量就占到了50.9%;吸纳京津技术成交额204亿元,同比增长25%,是2015年的3.3倍;全省高校院所转化科研成果1167项、成交额达3.6亿元,同比增长46.1%和67.6%。石保廊三地国家级高新区全部进入千亿级行列。(潘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