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篇67:电话“追”违法

09.03.2015  23:56
——省安委办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邢台督导组突查加气站 3月6日,省安委办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邢台督导组在对内丘县直部门检查时,询问县内有多少液化气充装站。 “现在市面上这些都没有取证,说起来都算是非法的,但是都停着呢,我们不允许开工经营。”质监部门答曰。 “找一家离得近的,我们过去看看。”省督导组立刻警醒起来。 几分钟后,省督导组赶赴就近的一家液化气加气站。 这是一家村民自己经营的充装站,门口没有悬挂牌子,大门紧锁。院内空无一人,只有零散几只家禽在悠然踱步,看上去和普通村民住户没什么两样。抬头再往远处看,几个赫然大罐告诉人们这里存储着液化气。 一同检查的质监工作人员用电话通知企业老板,开门接受检查。电话那头的老板回复说,加气站停工了,本人也不在当地,没法回来接受检查。 省督导组副组长张广富并没有轻易离开,他打量着上锁的大铁门,忽然发现门边墙上写着不大的三个字:液化气,下面紧接着留下一个手机号码。 张广富掏出手机,拨通了墙上的号码。很快,电话就接通了,那头响起一个本地声音。 “谁呀?” “我想灌点气,能灌吗?” “能!下午行不?” “下午你能来吗?” “……”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话音未落,那头急急忙忙挂断了电话。 “那边肯定得到消息了”,张广富很明白,“刚说好下午可以,突然就挂了电话,肯定是那边有人不让他说了。” 为避免打草惊蛇,省督导组暂时离开了。

省督导组副组长张广富用手机拨通墙上的电话号码 3月7日,省督导组在对市安委会成员单位检查时,特意向质监部门询问了全市液化气充装站获证情况,得知全市有包括内丘、南和、平乡等7个县没有获证的充装站。 “那么这7个县就很可能有不同程度的非法经营现象存在。”张广富严肃地说,“必须把这些县的具体情况摸清楚。”明明怀疑在私自经营的加气站,却抓不到证据。省督导组再一次换人,用不同的手机重新拨通了加气站电话。这次,老板十分痛快地答应 “可以送气!” 至此,三通电话终于证实,该液化气充装站的确存在非法经营现象。省督导组立即责成相关政府及监管部门对该站进行依法查处,要求全市对此类非法充装站加大打击力度,同时要引导各县(市、区)建立合法液化气充装站,找出行之有效的科学解决办法,满足老百姓日常生活需求。
省督导组认为:现在的企业都很“聪明”,知道全国“两会”期间风声紧、抓得严,平时全部大门紧闭,确定有顾客上门才偷偷出现。殊不知,这种小“聪明”会埋下大隐患,甚至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事故。也许只有事故真的发生时,他们才会对现在的“聪明”举动后悔莫及。企业想要生存、长期发展,就必须把目光放长远,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只有选择合法的经营途径,依靠专业的技术管控,才是真正的“聪明”。   《河北安全生产》记者  王贝贝    摄影  乔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