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些国家的“高考”是啥样的

05.09.2014  13:11

 

 

看看这些国家的“高考”是啥样的

美国没有官方举办的全国统考 新

西兰一考不定终身,职教有更多选择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4日发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而世界上的一些其他国家的“高考”及考试招生制度是怎样的?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美国:没有官方举办的全国统一高考

为了实现平等教育机会的理想,美国长期以来不断制定、修改与调整相关法律,形成了一套立体交叉多层次互补的教育体制。但是教育不公平现象仍旧存在,如何解决这类问题仍旧是社会各界经常讨论的焦点问题。

美国没有官方举办的全国统一高考,大学实行自主招生,各校自行决定招生办法和新生录取标准。标准越高,学校的筛选率越高,获得录取资格也就越难。美国学校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筛选率极高的学校,比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二、有一定筛选率的学校,比如大多数州立大学;三、低筛选率的学校;四、开放录取的学校,只要有高中毕业文凭即可上学。

由私立机构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的大学入学标准考试分为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和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两种,美国东西部及大多数地区承认SAT成绩,中西部和南部有些地方采用ACT考试。这类考试每年举办七场,像托福考试一样,考生可以自选考试时间和考试次数。但大多数大学允许学生从两次考试成绩中选择一次更好的成绩作为入学申请。

多数大学要求学生提供四类资料以便对学生的资质进行综合评估:SAT或ACT成绩、高中四年平均成绩、教师推荐信、个人自荐信。

美国一流高等学府入学要求相当严格,大多设有两个录取分数线。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花海燕曾经数次担任哈佛招生委员会委员。花海燕告诉记者,哈佛要求学生SAT必须达到基本分数线,高中四年平均成绩也很重要。但是学校更看重考生的个人素质、创造性、各方面的才能和潜能、综合素质等等。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情况,个人自荐信等是衡量申请人的重要标准。

日本:三条路通往大学

在日本,高中生考大学有三种途径可以选择,分别是全国普通统一招生考试、自主招生和推荐入学。三种招考方式都重视“公平”、“公正”原则,并同时考查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不过随着社会大环境变化,日本大学招考制度的弊端也逐渐凸显,改革正在酝酿当中。

统一招生考试由两次考试组成,第一次为全国统考,由日本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实施,每年1月举行一次,考试科目包括国语、数学和外语等,全部为选择题,侧重测试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次考试由各大学自行组织,对象是满足其统考最低分数线的考生,内容主要包括写作、面试等,重点测试考生的整体素质。最后,大学根据两次考试的总分确定录取考生。统考和二次考试成绩在总分中所占的比重,由大学自行决定。

在日本,自主招生是一种重要的入学方式。相当于中国教育部的日本文部科学省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度通过自主招生或推荐入学考取大学的考生,占当年全体考生的44.17%,私立大学这一比例更是超过一半。早稻田大学外宣部门人员向记者介绍,近年来该校的这一比例甚至高达85%至90%。

二次考试和自主招生由学校自行组织,包括面试等主观色彩较强的考核项目,可能为走后门、买学上提供操作空间,难免引起人们对公平性的担忧。但在日本,此类问题极其罕见,这主要是清廉的观念深入人心,招生腐败缺乏滋生土壤。

早稻田大学外宣部门表示,该校招生非常重视“公正公平”,对出题过程实施严格监督。同时,召开集体会议确定录取名单,防止个人专权。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多次试图通过搜索引擎检索招生腐败相关内容,最后都未找到。

新西兰:

一考不能定终身

在新西兰,考试制度杜绝了“一考定终身”,职业教育确保学生有更多选择。

新西兰现行高考制度“全国教育成绩证书(NCEA)”从2002年起实行,分三个级别。学生通常从11年级(即高中一年级)开始NCEA体系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必须在三年时间内达到最低学分要求,才有机会进入高校。

该考试体系课程很多,评价标准也不完全一样。除了需要考试获得成绩的课程外,有些课程需要授课教师或校外的专业人士评定成绩。另外,学生还可根据兴趣挑选实验、园艺、计算机、导游等实践课程,不少没有进入高校的学生也可利用这些课程的积累找到工作。

在新西兰,“一考不能定终身”不仅体现在考试体系内的评价方式多样,还体现在学生可跳出NCEA考试体系,选择其他认证标准。从考试制度上看,新西兰“一考不能定终身”,给予学生多种选择和发展机会。

除正规高校外,新西兰职业教育普及程度较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在新西兰,相对高校,职业教育机构数量更多、分布更广,课程设置和学制选择更加灵活。

从课程设置上看,新西兰职业教育机构一般根据所在地需要设置专业,并提供基础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考试辅导。位于北岛东部霍克斯湾地区的一所职业学校不仅开设营销、文秘、汽车修理等传统职业培训项目,还根据需要开设了烹饪、服装设计、接生等专业。

从生源上看,新西兰职业教育机构不仅接收应届毕业生,还向已经工作、有技术水平提升需要的人敞开大门。不少学生选择非全日制学习,边工作边提高。

同时,职业机构并没有封闭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道路。不少学生在职业教育机构就读一两年后,选择在高校相关专业攻读学位,其在职业教育机构积累的学分可以带入高校。

职业教育缓解了新西兰学生中学毕业后的升学压力,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选择和机会。

俄罗斯:

从自主招生到统一考试

俄罗斯“高考”经历了从自主招生到统一考试的变迁。不过,俄罗斯“高考”在建立统一评价标准的同时,仍然赋予了学生和部分学校一定的自由度。俄罗斯全国实施统考已经有5年时间,调查显示,俄罗斯民众仍在思考如何将统考和自主招生更好地结合起来。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高校继续沿用苏联时期的自主招生制度。中学生需要亲自到所报考高校参加入学考试,考试由高校自主命题。这种高校完全自主招生实施几十年以来,虽然取得很多成就,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是考试成本太高。中学生除了需要亲自到高校参加考试,一般还需要参加高校举办的考前辅导班,这种辅导班开设针对性课程及进行模拟考试,这导致一些经济困难或者偏远地区考生较难获得进入大城市名校的机会。二是容易导致教育腐败。由于招生考试是由各高校自主命题,缺乏有效监督,同时也增加了考试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为滋生腐败提供了温床。

针对高校自主招生暴露出来的问题,俄罗斯从本世纪初开始实施考试制度改革。2001年起,俄罗斯在部分地区试行统考制度,随后逐年扩大统考试点地区范围和增加所适用的高校数量,最终于200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考试。

现在的俄罗斯中学生参加统考时,不打算深造的毕业生只需参加俄语和数学两门必考科目的考试即可。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则需根据所报考高校院系的要求,参加其他科目的考试。选考科目包括文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学、信息学、外语(英、法、德、西班牙语任选其一)。

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从5月持续至6月,一般隔几天进行一科或几科的考试。高校凭借统考成绩录取考生,大多数高校不再进行额外考试,但部分一类大学可就某些专业进行补充考试。

阿根廷:

免试免费”上大学

与中国式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相比,阿根廷中学生的大学梦则简单了许多:这里上国立大学不仅无需考试,而且学费全免。然而,随着大学资源与入学需求的矛盾日渐凸显,这种“宽容的大学入学模式”开始在阿根廷引发争议。

这一由政府推动的免费高等教育浪潮在拉美延续多年,在此期间大学注册人数从1950年的不到30万人增加至2000年的1200万人,到2008年这一数字攀升至1800万人,其中阿根廷更是凭借“开放招生”和“学费全免”政策成为地区大学生入学率最高国家。

80年代的债务危机迫使拉美国家高教政策转型。由于政府财政难以为继,加上经济自由主义所倡导的市场主导逐渐成为拉美国家政府决策的基础,很多国家开始将教育作为政府公共开支而非未来投资列支,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开始收缩,同时开始控制招生规模。

在这场地区高教改革中,财政上已经捉襟见肘的阿根廷政府并没有跟风,坚持了“开放且免费”的大学招生模式。但是在地区风潮影响下,阿根廷国内有关“是否应对大学入学者进行挑选”的争论一直没停。国立大学依然是免试免费铁板一块,而一些私立学校已经开始了通过高考择优录取中学毕业生的尝试。

然而,事实证明,这种“宽容的大学”在让阿根廷大学入学率高居拉美榜首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问题:由于考生无需努力就能进入心仪的国立大学,加之缺乏高中毕业考试或一般的期末考试进行教育质量控制,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两年内因生活负担或个人能力问题选择了辍学。 据新华社

编辑: 林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