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利厅厅长苏银增应答省人大常委会水环境保护工作专题询问

05.08.2014  19:59

  7月24日,省人大常委会就水环境保护工作对省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组织专题询问,12名常委会委员和省人大代表就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询问。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振平、邵立淼分别就我省治水兴水管水工作、农村饮水安全资金来源使用管理情况询问,省水利厅厅长苏银增应答。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振平询问,我省属极度缺水的省份,供需矛盾突出。请问水利厅,我省在治水兴水管水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在用好客源水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省水利厅厅长苏银增在回答中讲到:历届省委、省政府对破解缺水难题都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治理与保护同步,广开水源,强化节水,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主要工作可概括为:“节、引、治、管”四个字。节,就是大力推进以农业为重点的各行各业节约用水。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年用水量在140亿立方米左右,占全省用水总量的70%以上,农业用水的70%靠取用地下水,节水的重点和潜力在农业。通过努力,截至目前,全省共发展有效灌溉面积6397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4353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68%。特别是2009年以来,依托国家支持的小农水重点县和现代农业县项目,重点在125个县(市、区)发展管灌、喷灌、微灌,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00多万亩,新增节水能力达9.5亿立方米。按照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部署安排,对规模以上工业大力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引,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引并利用好客水。一是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分配我省年引江水量30.4亿立方米,主要为京津以南7市92个县(市、区)提供城市和工业用水。二是积极推进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三是充分发挥现有引水工程作用。四是合理调整当地水、调入水的供水价格。

  治,就是围绕水生态安全进行系统治理。一是努力构建防洪保安工程体系。2010年我省基本完成了48座大中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2011年以来,重点对550座小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到去年底已完成370座,今年计划完成90座,剩余的90座将在明年完成。二是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目前,这项工作已在衡水、沧州、邢台、邯郸4市49县全面展开。三是实施水土生态环境治理。依托国家和省重点水土保持项目,今年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00平方公里。同时,支持各地开展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尽最大努力调剂增加生态用水。管,就是提高依法治水管水能力。一是不断完善水法规体系。不断加快水利立法工作步伐,为依法治水管水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条例》已提请本次会议进行了审议。二是着力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今年6月国务院对我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进行了考核,给予了较高评价。三是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严把新上项目准入关,把水资源论证作为项目审批、核准和开工建设的前置条件,去年全省对196个项目进行了水资源论证。四是积极构建河道现代管理体系。划分了省管、市管、县管河道范围,在全省组织了大规模的河道清障,清除各类行洪障碍998项。今年,对全省汇水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353条河流进行划界立桩,总长度达2万多公里,已完成1万多公里,年内全部完成目标任务。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邵立淼就我省目前仍有1728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到: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资金的来源、使用、管理情况怎样?存在什么问题?以后有何改进措施?省水利厅厅长苏银增应一一作了回答:2005年国家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我省有3708.98万人列入国家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截至去年底,各级共投入资金123.92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70.95亿元,省级配套资金23.67亿元,市县财政配套及群众自筹资金29.30亿元,解决了2691.8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联村集中供水的占65%以上。目前,我省尚有规划内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017.16万人,规划外150万人。按照年初计划,今年解决575万人,其中,规划内500万人,规划外75万人。通过积极争取,国家下达规划内541万人,总投资25亿元,6月底中央和省级配套资金已全部下达到市县。同时,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再解决规划外61万人,省级每人补助200元,市县筹措300元,省级补助的1.2亿元资金已全部落实到位。到今年底,我省将解决602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剩余的明年将全部解决。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安全,采取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人负责的措施,按照基本建设会计科目建立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专账,实行账目独立核算,建立了县级报账制度,严格资金使用的审批和把关。


来源:摘自7月28日《河北日报》12版,省水利厅水资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