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接触性皮炎因使用面膜和润肤霜引起
使用海外代购化妆品
导致过敏的今年有点多
浙二皮肤科专家说,九成接触性皮炎因使用面膜和润肤霜引起
□通讯员 鲁青 本报记者 黄淼君
化妆品用不好会过敏,这样的常识许多人知道。但是化妆品该怎么用才能减少过敏反应,了解的人就不多了。
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作为全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院,从2009年开始接诊不良反应患者,截至今年上半年共接诊了164例患者,从事监测工作的皮肤科陈积愫医生说,这个数字仅仅是冰山一角。
九成接触性皮炎因使用面膜和润肤霜引起
化妆品使用后,会引起什么样的不良反应?
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用了某种新的化妆品,皮肤出现发红、发痒甚至发肿等情况,其实这些在皮肤科医生看来可进行不同分类。
陈积愫医生使用了国家化妆品审批监测中心提供的一组数据,2005年某院接诊的1053例化妆品皮肤病中,74.9%的患者是化妆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其次是皮肤色素异常、痤疮、毛发损害和光感性皮炎。
这些疾病听上去很专业,但是引起这些疾病的化妆品是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比如接触性皮炎,九成患者是因为使用面膜和润肤霜引起的,而毛发损害多见于洗发液和染发剂,光感性皮炎则多见于防晒产品。
“不是说这些产品不能用,而是用之前,对自己的皮肤要有所了解,自己是否为过敏体质。”陈医生昨天下午最后接诊的一名女患者,就是使用了一款防晒霜引起面部严重过敏,起了许多水泡。
“像一些洗面奶、润肤霜、防晒霜等,建议在使用新品牌前,敏感患者先小面积试验一下,不要马上在脸上涂,同样的化妆品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产生的反应也不同。”陈医生说,门诊中,碰到引起过敏的化妆品五花八门,比如植物类面膜、排毒膏、双眼皮贴膜、睫毛膏、BB霜、润唇膏等等。
分析2009年以来浙医二院皮肤科接诊的数据,陈医生介绍排在首位的不良反应也是接触性皮炎,而不良反应的群体从年龄上来看,最多的是21至30岁的年轻女性,其次是31至40岁的女性。
代购来的化妆品引起不良反应今年特别明显
坐诊皮肤科门诊多年,陈医生今年感触最深的是,从5月份开始,因为使用代购的化妆品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明显增多,代购的化妆品来自各个国家的都有。
“以前不良反应者以网购产品多见,一些很便宜的、没有品牌标识的产品,容易引起不良反应。而今年各种托朋友从国外购买、或者通过网络海淘来的洋品牌引起的不良反应明显增多。”陈医生说,当患者把这些化妆品带来门诊的时候,她也很头痛,因为产品来自世界各地,各种外文的说明书,让人看也看不明白。
“使用产品成分不明的化妆品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特别是一些人明确对某种成分过敏,如果不了解成分构成,外文又不好,最好别使用这些洋品牌。”陈医生说。
另外一类门诊多见的是各种大品牌的化妆品,因为和一些便宜的品牌相比,这些买了昂贵大品牌的使用者,在出现不良反应时更容易忿忿不平。
“我们医院接诊的患者只是冰山一角,许多人出现不良反应后,停用一阵子不良反应会消失,就不来医院了,只有那些很严重的无法消退的才会来就诊。”陈医生说。
去角质没必要,美白产品要少用
诸如此类的患者接触多了后,陈医生发现了许多共性的问题,需要反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她想让大家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常识,所以本周六(12月19日)下午2点浙二皮肤科将在医院举办一场关于护肤品的健康讲座,有兴趣的爱美人士可以去听听。
陈医生也归纳了以下这些常见护肤误区,供大家参考。
首先是去角质真心没必要,因为皮肤有自身的保护系统,去角质等于人为破坏了这套系统,得不偿失。
其次是关于保湿这个问题,许多人以为是用保湿产品就保湿了,其实大错特错了。陈医生建议要先把面部湿润后再涂抹保湿产品,爱美女性可以清洁后增加湿敷步骤,再涂抹护肤产品。
再次是美白产品最好少用,特别是那种号称一洗白的产品,很有可能添加了荧光剂,洗脸最根本的目的是清洁,而非美白。除了少用美白洗面奶,润肤霜也少用美白的,真正有效不会过敏的美白方法就是出门戴帽子或者打遮阳伞。
“防晒产品最好选用物理防晒,部分防晒霜剂往往容易过敏。”陈医生说。
最后,送上陈医生选化妆品的一个秘诀:选用化妆品功能越单一越好,因为单一功能的产品成分也比较单一。比如洗面奶就只要清洁功能,润唇膏只要润唇,那些附加了各种虚头巴脑功能的最好少用。
陈医生口袋里常备两样护肤“神器”,大家不妨也学一学:润唇膏和护手霜,秋冬季节,可以根据每个人皮肤的干燥程度增加使用次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