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遗产——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

16.10.2014  15:05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爆炸时的火球。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安静的遗产——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

       新华网西宁10月15日电(记者庞书纬 易凌 黄燕)中国将在16日迎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50年前,在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后,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50年后,当年核爆的痕迹难觅,但那“惊世一爆”留下的遗产仍在。

       从被“下线”的电影到中国的“橡树岭

       1954年,一部表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牧民新生活的电影《金银滩》在中国内地公映,引起轰动。然而,仅半年后,这部电影却被紧急“下线”,原因一时成谜。

       四年后的寒冬,23岁的洛阳矿山机器厂吊装技术员杜学友告别已有身孕的妻子,和几十名工友一起从牡丹之都出发,坐上了西去的火车,但具体去哪儿,无人知晓。

       多年之后,谜底揭开。

       据时任中国第二工业机械部军工局副局长的张冶那回忆,1958年夏,他和同事们在西部多地为核武器研制基地选址。当他们来到备选地址之一的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的金银滩时,随行的苏联专家认定:“在中国再也找不到比这里更好的基地厂址了。

       金银滩海拔约3200米,面积超过1100平方公里,东南为草原延缓地带,地势平坦,东、西、北都有高山屏障,特别是周边的一些丘陵,适合进行爆轰试验,加之人烟稀少,是建设核武器研制基地难得的理想场所。

       就这样,金银滩成为了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橡树岭”,并有了一个名字:221工厂。1942年,美国在田纳西州的橡树岭修建了核武器研制基地。

       1945年8月,两颗橡树岭基地研制的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爆炸,人类进入“核时代”。随着“冷战”开启,中国曾多次遭遇来自西方的核威胁、核讹诈。

       “原子弹从诞生之日起,它的政治用途远比军事用途大得多。”军事专家徐宏说。

       对杜学友而言,尽管那次神秘之旅之前他听闻过原子弹,但从未料想它会与自己产生实际联系。在兰州下了火车后,又坐卡车,经过两天两夜的跋涉,杜学友终于来到了金银滩。尽管对艰苦的生活已有心理准备,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还是让他和同伴始料未及。

       “第一天就赶上大雪,我们凑合着搭了个帐篷,每个人的行李只有‘四大件’,就是狗皮帽子、羊毛毡、帆布棉鞋和棉大衣。结果一觉睡醒,头上、脸上结满了霜,和圣诞老人一样。”杜学友说。

       随后的“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在金银滩从事核武器研制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杜学友等人,每人每月的粮食供应仅10公斤,且几乎没有副食。

       “我们饿得腿部浮肿,指甲全陷了下去,实在没办法了,就从草原上捡蘑菇、到山上打猎。”杜学友说。

       在这样的条件下,1963年,中国核武器研制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那年夏天,我们终于可以洗澡了,那是我五年来洗的第一个澡。”杜学友说。

       同年,在北京某科研院所工作的青年工程师刘兆民,从北京火车站出发,仅被告知“去前方”。最后,他也抵达了金银滩。

       刘兆民的研究方向是炸药爆破,而在当时实验设备的简陋超乎想象。炸药切割等高危工作,是在人体静电接地的情况下用铜锯手工完成的,爆炸随时可能发生。

       但刘兆民并不知道,当时在20个省市区的400多个工厂、科研机构里,超过一万名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和他一样为同一个目标日夜操劳。尽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并不知道自己的工作与核武器研制有关。

       1964年1月,中国第一瓶丰度为90%、可作为原子弹装料的高浓铀235研制成功;4月,中国第一套核部件生产成功;5月,武器级高能铀核心部件准备就绪。

       6月6日,在金银滩221基地,刘兆民全程参与的“全球聚合爆轰实验”成功,标志着中国原子弹技术攻关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