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名将的家国情怀】地道战、地雷战 吕正操威震敌胆
他纵横驰骋,是百姓心中的传奇;他名扬冀中,组织开展的地道战、地雷战,让日军防不胜防,创造了游击战争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抗战名将的家国情怀》,今天请听记者刘茜的报道《吕正操威震敌胆》。
《地道战》这部电影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如今,在地道战、地雷战、雁翎队的故乡,人们仍在津津乐道着威震敌胆的吕司令和他的热血战队。周建英是衡水学院历史学教授,他的伯父周恩赏,曾任吕正操麾下冀中军区特务连连长。小时候,周建英最喜欢听伯父讲吕司令的故事,现在他时常把这些讲给自己的学生听。
周建英:吕正操因地道战得名,1945年,敌人约一个团的兵力向冉庄进攻,冉庄群众依靠地道打死17名敌人,第二天又击毙团长以下40人,打得敌人不敢再来进犯。地雷战的威力超过了地道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炸死炸伤敌人四百多名。就像电影上所表现的一样,有子母雷,落地后又反跳起半人高才爆炸的跳雷,有用于地面上的鼠夹子雷、挂雷等,都是依地形地物灵活设雷的,使日军难以防范。
吕正操1905年出生在辽宁海城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他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凌辱残害乡亲的罪证,很小就立志长大要当兵打日本。
吕正操将军生前接收采访时说:最得意的就是打日本,小日本真是非常张狂。敢打他,他就胜不了。你要是把他压倒了,他也就蔫了,就是手下败将!
17岁,吕正操怀着保家卫国的壮志加入了东北军,后来当上了张学良的副官。西安事变后不久,吕正操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7年7月7号,日本侵略者炮轰卢沟桥,华北战场一派颓势,可是10月10号的一场战斗彻底改变了这个局面。那时,吕正操率领691团奉命为大部队撤退做掩护,一营在石家庄附近的藁城梅花镇被日军包围,师长和旅长分别打来电报,叫吕正操丢下一营不要管,带领三营迅速南撤。吕正操拒绝了这一命令,他带领第三营前去支援被围困的第一营,并突围成功。
吕正操的儿子吕彤羽:梅花镇战斗利用地形,日本人没有防备,突然在乡村阻击,他恼羞成怒,打仗就有点失去计划和理智了。日本人损失了800人,咱们的损失非常小。河北人反抗精神很强的,整个梅花镇战斗就把河北的冀中抗战触发了,让河北老百姓看到,能打赢鬼子!
吕正操抓住有利时机果断脱离53军,将691团改成人民自卫军,开始创建共产党在平原地区的第一个根据地。1938年4月,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冀中军区,吕正操任军区司令员。他发动群众把大规模的平地掘为壕沟,利用青纱帐出其不意打击敌人,还建立了华北第一个骑兵团。
1942年5月1号,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组织了残酷致极的“五一大扫荡”,声言冀中的游击之火必然覆灭。吕正操分析多方情况后决定向邢台威县的掌史村转移。他将部队化整为零,组织成敌后武工队,突破敌人铁桶式的层层封锁,粉碎了冈村宁次的阴谋。
衡水学院历史学教授周建英:部队进村之后抓紧时间挖工事,炊事员这个饭刚刚做熟,村口忽然响起了一声爆炸声(音效)。吕正操马上下令部队只许用步枪和手榴弹还击,不能让敌人摸清我们的实力,要装孙示弱同敌人打一场模糊战。很快,日军大部队包围了村子,几个压不住火的营长、连长接连跑到指挥所请求用重武器还击,吕正操说不能轻举妄动,一定要坚持到傍晚。晚上7点左右天也黑下来了,吕正操下令突击,战士们一个个好像猛虎下山,操起重机枪和迫击炮向敌人猛烈开火,9点左右战斗结束,我军一个团的兵力保卫了领导机关的安全,敌人伤亡300多。
中央军委特地致电嘉奖,并把掌史村战斗誉为“平原游击战的范例”。
1985年,吕正操重返冀中,他曾在回忆录中这样写到:作为一名曾经长期生活和战斗在冀中地区的老战士,我对那里的人民、对那里的河流、村庄、田野甚至一草一木都是深深怀念,如果没有冀中人民的英勇战斗和流血牺牲,我们这些人能不能剩下来就很难说,每当我回忆起这些总有一股暖流涌上心。
冀中的乡亲们也挂念着吕将军。他所到之处,乡亲们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争先恐后拉家常、打招呼。吕正操始终把冀中作为了自己恋恋不舍的第二故乡。(河北电台记者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