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而奋斗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石家庄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开拓奋进的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而奋斗。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着力推动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而奋斗。
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思想政治建设得到加强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化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强,为推动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石家庄落地生根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再上台阶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全部财政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9%、16.6%;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新旧动能转换效果初显,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工业,农业产业化率达到66.8%。
城市载体功能日益提升
行政区划调整顺利实施,交通枢纽地位得到增强,机场改扩建、新客站、京石武高铁、京港澳高速改扩建等工程投用;城市功能日趋完善,轨道交通1号线、3号线首开段空载试运行。县城和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96%,走在了全省前列。
生态环境治理扎实推进
率先开展大气污染物源解析、组建环保警察队伍、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控预警及决策支持系统,启动实施了“利剑斩污”行动,PM2.5平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35.7%,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总量减排任务。滹沱河、洨河等水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出境断面水质达到省考核标准。造林绿化加快推进,森林覆盖率达到38.7%,城市绿地率达到40.7%,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深化改革开放成效明显
“放管服”、国有企业、投融资体制等改革实现突破,市县行政审批局全部挂牌试运行,营商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万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达688户,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农村、社会治理等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社会活力得到激发。对外开放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开发区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石家庄高新区跻身全国前列,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30.8万人实现稳定脱贫。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平安建设成效明显,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和社会稳定形势总体平稳。
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风政风明显好转。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建立巡察制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严肃查处了一批腐败案件。加强人大、政协、统战、群团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
今后五年努力实现“六个显著提升”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省会首位度明显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逐年递增,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收入总量持续保持全省第一。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省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的地位基本确立,为早日实现万亿GDP打下坚实基础。
■改革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营商环境明显改善;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强,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7%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开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石家庄综合保税区成为全省重要外向型经济窗口。
■中心城市地位显著提升
现代立体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对全省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真正成为代表全省发展水平的第一窗口和第一形象。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
■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显著提升
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取得重大突破,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优良天数持续上升,水污染、土壤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42%以上,城市绿地率达到41.5%,PM2.5浓度降至68微克/立方米以下。
■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小康社会各项重点监测指标全面完成,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走在全省前列,社会保障全面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和谐稳定。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提升
管党治党责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各级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肃规范,干部作风更加过硬,政治生态更加清明。
实现奋斗目标,要求我们在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上下功夫,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省会特色的发展之路。转型发展是省会发展的第一要求。面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精准把握产业“老”与“新”的平衡点,推动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发力,在转型发展的跑道上跑出省会“加速度”。绿色发展是省会发展的第一选择。面对资源环境约束的现实考验,我们必须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让绿色成为省会发展最鲜明的特征。创新发展是省会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发展动能不足的紧迫形势,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发展由资源要素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让创新成为省会发展的最强引擎。率先发展是省会发展的第一目标。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省会意识,全力推动各方面工作走在前列,争做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和“排头兵”。
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一)深入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开创省会发展新境界。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必须作为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揽,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做好对接的文章。全面完善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突出抓好京石城际等铁路的谋划建设,加快推进太行山高速以及津石、石衡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与京津的互联互通。做好借力的文章。依托京津人才、技术、金融等诸多优势,充分发挥京津冀产学研联盟和科技大市场作用,与京津联合创建一批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和研发平台,打造正定县(正定新区)等一批产业转化基地,引进一批京津现代产业和优势企业,借力提升我市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二)大力实施产业提升战略,厚植省会发展新优势。产业兴则经济强。要着眼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产业。推进服务业规模化。拥抱“服务经济时代”,围绕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层次提升,重点发展会展服务、金融保险、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商贸物流、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品质化发展。大力整合旅游资源、推进全域旅游,促进旅游业繁荣发展。力争五年后,服务业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55%左右,成为全市经济主引擎。推进制造业高端化。着眼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翻番,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以光电、半导体照明、卫星导航等领域为重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速发展;谋划实施一批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重大项目,大力提升项目建设的规模和质量,形成大项目有序接替、好项目梯次跟近、新项目投产达效的良好态势,为省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全力实施改革攻坚战略,激发省会发展新活力。石家庄具有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曾经在国企承包改革等方面开全国之先。石家庄未来的发展,也必须向改革要出路、以改革谋前途。要坚持“向中央看齐、向省委对标、向问题聚焦、向落实发力”,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前瞻性、协同性。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和司法体制改革以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不断实现新突破。以壮大市场主体为重点,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金融、财税、投融资体制等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活力。
(四)积极实施开放崛起战略,拓展省会发展新空间。扩大开放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以更广的视野、更新的思维、更宽的领域推进对内开放,着力构建“北接”“西拓”“东出”“南联”的区域开放格局。“北接”,就是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与冀北地区的交通联系和产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西拓”,就是强化与山西、内蒙的沟通,谋划一批重大合作载体,在能源、旅游等方面开展产业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东出”,就是加强与天津滨海新区和沧州出海口的联系,依托海铁联运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南联”,就是强化与邢台、邯郸、衡水等市的互动交流,搭建一批合作平台,促进深度融合、一体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推进对外开放,放宽投资准入,在贸易投资、技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推动石家庄敞开“大门”、走向世界。
(五)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省会发展新动能。把创新作为推进发展的战略基点,以建设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全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壮大创新创业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打通产学研融合、军民对接转化、市场化运作“三个通道”,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让千千万万的创业者活跃起来。力争五年内高新技术企业超千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万家。打造一流创新平台。支持在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新建一批创新研发平台和“双创”基地,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产品上、把课题做到企业里、把成果植入产业中。力争80%规上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突破和转化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
努力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
(一)提高规划设计水平,优化城市发展布局。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设计是城市建设的灵魂。城市规划设计要“顶天立地”,既有全局性、前瞻性,又能接地气、有可操作性,努力做到“五十年不落后、一百年不后悔”。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多规合一”,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坚持规划即法,执法如山,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以系统思维完善空间布局,坚持地上地下统筹、里子面子并重,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历史文化等多重因素,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合理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以高标准设计提高城市品位,把石家庄独特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融入城市规划设计之中,促进建筑物、街道立面、天际线、色彩和环境更加协调优美,传承历史文化,彰显现代风貌。以先进理念构建城镇体系,着眼建设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科学确定城镇的规模结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支持晋州、新乐、平山扩容提质,建设市域次中心;支持无极、深泽、元氏、高邑依托产业基础,尽快做大做强;支持井陉、行唐、灵寿、赵县、赞皇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生态、旅游大县;支持井陉矿区加快结构调整,打造转型发展示范区。
(二)做优做强中心城区,打造省会发展“火车头”。中心城区是展示全市形象的窗口,也是支撑全市发展的核心。滹沱河,是省会的母亲河,要作为“城市之眼”来打造,科学规划、全域整治、合理开发,提升滹沱河核心价值,为中心城区发展增添灵气。正定县(正定新区),要整合城市发展规划,推进新区与古城融合发展。古城要秉持正确保护理念,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尽早展现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新形象;新区要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不断提升产业和人口聚集能力,尽快成为省会新的增长极,努力把正定打造成经济强、城镇美、古韵浓、生态好的现代化新城区。主城区,要研究制定城市建设的负面清单,控制开发强度,加快城市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推进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大力推动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加快非省会功能和业态外移搬迁,疏解人口,改善环境,使主城区更加繁荣宜居。藁城区、栾城区、鹿泉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和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强化与主城区的产业承接、交通连接、功能衔接、生态对接,尽快实现同城化发展。
(三)完善城市载体功能,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完备的载体功能,是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的“生命线”。进一步加强高端功能区建设,统筹推进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高校聚集区和职业教育园区等建设,加快推进会展中心、体育中心等大型场馆建设,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区道路建设,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加快轨道交通、轻轨及快速路网建设,大力建设公交都市,逐步打通断头路,疏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强地下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提升综合防范能力,努力让人民生活更安全。
(四)实施县城建设攻坚,补齐县域发展短板。县城建设和县域经济滞后是我市最突出的一块发展短板。一定要对标先进、奋起直追、增比进位,坚决打赢县域发展翻身仗。实施县城建设攻坚行动。按照“小县大县城”的思路,以省级乃至国家级园林县城创建为抓手,突出抓好县城改造提升,增强承载能力,提升县城品质,加快建设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征、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美丽县城,力争五年后有更多的县在县城建设上跻身全省30强,落后县全部退出全省后30名。实施县域经济提升行动。大力实施“一二三四”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把上项目、增投资、强园区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加快培育壮大特色优势鲜明、拉动作用明显的县域主导产业,尽快形成产业集群,增强县域综合实力,争取早日实现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实施特色小镇培育行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等特色小镇,打造城乡统筹、转移就业的新平台。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按照“四美”要求,把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山区开发、生态建设相结合,打造具有“城市品质、乡村风情”的现代新农村,到2020年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五)加强现代城市治理,创造优良人居环境。推进城市现代化,必须向管理要品质、要活力、要魅力。以建设智慧城市为抓手,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数字化水平,让城市更加规范有序。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广泛开展“建设文明石家庄,做文明石家庄人”等主题实践活动,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和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不断提升市民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让城市更加文明和谐。
强力推进生态环境改善
(一)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治理大气污染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不仅是群众期盼的民生工程,也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坚持标本兼治、主攻治本、综合治理、精准治标,以坚强的决心和定力,推动省会大气质量持续好转,努力在全省先行一步、率先突破。突出科学治霾,提升精准水平,把加大能源结构调整作为重中之重,实行更严格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措施,深入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程,以压钢、压水泥、压电厂为重点,加快污染企业搬迁升级,持续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突出协同治霾,把压力传导到县、乡、村,推进市县联防联控、治标治本并举。突出铁腕治霾,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健全完善市县乡三级环保执法监管体系,坚持出重拳、用铁腕,坚决惩处污染环境行为,让蓝天一年比一年多起来!
(二)全面提升生态建设水平。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工作,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后人留下更多沃土良田,给人民群众留下更多美丽乡愁。加强水源涵养。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快市域主要河流综合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开展湿地恢复建设,促进省会水生态总体改善。强化土壤保护。严格落实国家“土十条”行动计划,重点保护耕地和水源地土壤环境,强化工业污染场地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大兴造林绿化。深入实施环城绿化、西部太行山区绿化、北部“三河”绿化、通道绿化提升等四大工程,全面完成矿山关闭复绿任务,大力提升城市和乡村绿化水平,让省会因绿色而彰显勃勃生机。
(三)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强化节能减排,深入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积极推进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约束性资源交易,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强化法规支撑,加快全市地方性环保法规、规章体系建设,推动环保工作法治化。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完善资源循环利用、环保技术应用和环保产业发展鼓励引导机制,实现生态建设项目产业化。大力推动低碳生活方式,发展绿色交通,推广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消费,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促进全社会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全力保障改善民生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下好“精准”这盘棋,确保扶贫措施务实、工作推进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全面落实“五个作为”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扎实推进“七个一批”行动和七大工程,坚决把脱贫攻坚任务落细落准落实,特别是要聚焦深度贫困村,全力以赴实施攻坚,确保到2020年全市4个国定贫困县全部摘帽、15.4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二)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民生保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要以群众最迫切的现实需要为目标,扎实推进民生社会事业。推进全民创业增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解决好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引导人们在劳动中创造财富,尽快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办好公平优质教育,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推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具有石家庄特色的“多元教育、活力教育、惠民教育”,让更多孩子人生出彩、更多家庭实现梦想。推进“健康石家庄”建设,健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市建设, 全面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创建活动,用“健康梦”托举“小康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统筹做好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残疾人社会保障、慈善服务、养老服务等工作,使困难群众心里有温暖、生活有奔头。
(三)真心真情解决民生热点问题。民生连着民心。要不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每年滚动实施一批群众普遍关心的惠民利民实事,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民生工程,让群众不断感到生活有新变化。特别是扎实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实现广大群众的“安居梦”。积极化解群众利益诉求,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积极回应百姓关切,突出解决房地产开发、“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等焦点问题,努力满足老百姓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
(四)创新民生保障长效机制。民生改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既要解急难,又要重长远。要紧紧围绕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的责任,认真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准确把握客观规律,把解决民生具体问题的有效办法及时以制度方式固化下来,形成一整套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使关注民生、维护民生、服务民生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特别是要把“双问计”作为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载体,不断深化活动内容、拓展活动形式、丰富活动方法,使“双问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内涵一年比一年丰富,成效一年比一年好。
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一)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县乡人大建设,夯实基层政权基础,鼓励人大工作创新发展。支持人民政协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建言献策,搭建多层次协商民主平台,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实效。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社会组织改革创新,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对台、侨务等工作。坚持和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加强党管武装工作,落实党管武装根本原则和制度,更加扎实有效地推动全民国防教育普及深入,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建设,加快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深入推进科学立法,围绕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切实增强立法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深入推进严格执法,不断创新和完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运行机制。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强化权力运行监督,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深入推进公正司法,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推进司法责任制等改革,统筹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公安改革和司法行政改革,促进司法公开向深度广度拓展。深入推进全民守法,全面实施“七五”普法,提高各级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加强法治专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追求。
(三)创新完善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要以建设“平安省会”为目标,进一步创新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强源头治理。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社会矛盾源头预防和排调化解综合机制,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增强社会矛盾化解实效。加强基层治理。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和综治信息化建设,按照“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网格体系,提高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加强专项治理。突出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公共安全、网络安全和环境安全等重点领域,积极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力做好重大活动安保工作,加强反恐防暴和反邪教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在崇德向善中树立新风尚,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培树社会文明新风,为省会发展提供“内动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把弘扬时代精神与弘扬城市精神、弘扬西柏坡精神结合起来,用核心价值观凝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改进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持续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深化拓展“善行河北·首善省会”品牌活动,选树时代楷模和先进典型,让城市充满昂扬向上的正能量。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领导权和话语权,勇于发声,敢于亮剑,坚决反对错误思潮。
(二)在服务群众中繁荣文化事业,实现文化和民生双赢发展。将文化与民生结合起来,满足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真正让文化便民、利民、乐民。深度挖掘石家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新乐伏羲、古中山国、正定古城文化品牌,塑造城市独特的文化标识,创作一批特色文艺精品。积极申办国家级文化交流展示活动,打造中国北方戏曲文化交流中心,呈现石家庄的历史风韵和现代魅力。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擦亮“彩色周末”等一批文化惠民品牌。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打造书香石家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滹沱河历史文化与文体休闲产业带、西部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产业带,建设主城区文化创意中心,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支柱性产业。
(三)在融合发展中巩固舆论阵地,面向社会讲好石家庄故事。强化正面宣传,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舆论引导,健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和权威信息发布机制,提升新闻发布水平,创新宣传手段方法,解疑释惑,疏导情绪,扩大共识。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支持传统媒体加快改革步伐,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大力发展政务新媒体,统筹推进网络舆论引导、网络文化建设、网络文明传播,增亮网络底色,激发网络正气。加强互联网教育培训,提高各级干部运用网络走群众路线、做群众工作的水平。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我们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构筑思想文化高地、道德风尚高地,把文化“软实力”打造成为发展“硬支撑”!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从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锻造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自觉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系统深入学、充满感情学、针对问题学、付诸实践学,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觉悟、提升政治能力,切实增强“四个自信”。依托西柏坡红色资源,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实施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工程,探索建立党内教育常态化机制。
(二)从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认真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凡属重大问题,必须发扬民主、善于集中、敢于担责,探索实行党内重大决策论证评估和征求意见等制度。大力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让组织生活严起来,基层支部活起来。强化组织观念,落实重大问题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建立健全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检监察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加强市县党委巡察工作,发挥好巡察监督利剑的作用。加强对重点人、重点领域、重要岗位监督,特别是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确保党内监督无死角、全覆盖。
(三)从严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展示实干有为的奋斗本色。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按照省委“五个重用、五个不用、五个调整”和市委“四观四看四用”要求,切实把那些政治坚定、善作善成、敢于担当、倾心为民、清正廉洁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建立健全以综合分析研判为抓手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考察管理机制,坚决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针对不同地方的实情和特点进行差别化考核。注重从工作一线培养选拔干部,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推动干部轮岗交流、能上能下,探索建立干部合理流动、调整退出的常态化机制,让能干事的人有舞台,不干事的人腾位子。优化人才发展政策环境,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到石家庄创新创业。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
(四)从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强化“永远在路上”的警觉和韧劲,切实把作风建设抓在手上,建立健全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推进机关作风整顿,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地反对“四风”。把抓落实作为转变作风的重要着力点,大兴苦干实干之风,夙兴夜寐、激情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大兴勇于担当之风,对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敢于碰硬,敢于攻坚。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注重激励与约束并重,旗帜鲜明支持干事者、保护改革者、鼓励担当者。不断完善和认真执行容错纠错办法,调动干部积极性。对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既从严要求,又真心爱护,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
(五)从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固本之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落实党委(党组)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大力解决农村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提高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水平。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以强化服务能力为重点,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把城市基层党建摆在重要位置,推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加强机关、高校、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机制,建立发展党员与基层组织建设统筹推进、同频共振管理机制,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
(六)从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标本兼治的常态格局。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党委(党组)书记要牢记第一身份是党的书记、首要职责是管党治党、最大政绩是抓好党建,坚持严字当头,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严格落实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清单、责任清单,加大问责力度,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 深入推进“廉洁石家庄”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正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在强化日常监督执纪上下功夫,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老虎”“苍蝇”一起打,有案必查、有腐必惩。着眼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深入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和监察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