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曲阳:光伏扶贫产业让荒山变金山

05.06.2017  07:52
  这是曲阳县齐村镇一处带有光伏扶贫项目的光伏发电场。(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在曲阳,漫山遍野的光伏电池板并不仅仅是阳光下的一道风景,它们更是让贫困农民脱贫奔小康的“太阳”。脱贫攻坚战中,曲阳县因地制宜,把发展光伏发电作为重要的扶贫产业,许多贫困群众通过荒山荒地出租、房顶太阳能发电、从事与光伏发电项目相关产业增收致富。

□记者 林凤斌

  曲阳县孝墓乡铺满光伏板的荒山。  郭英琨摄  

曲阳县孝墓乡柳树沟村西有座名为“蝌蚪坡”的荒山,顶部有一座高大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俯瞰,遍布光伏电池板的群山仿佛披上了蓝色的铠甲,蔚为壮观。

在曲阳,光伏发电项目并不仅仅是阳光下的风景,它更是让数万贫困农民脱贫奔小康的“太阳”。

地处太行山东麓,国家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曲阳县面积的60%是浅山丘陵,山上覆土少,不适宜林木生长——过去,这些都被视为曲阳发展劣势。但自从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劣势变成了优势——光照充足,临近华北用电负荷中心,高压电网密布,输电成本低,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光伏发电成为曲阳重要的扶贫产业。

出租荒山和荒地,2.7万贫困群众获益

  光伏发电租用荒山让孝墓乡柳树沟村有了集体收入,改变了村容村貌。  记者林凤斌摄  

宽阔的水泥路、别致的太阳能路灯、功能齐全的幼儿园、带着笑容的人们……初夏,走进柳树沟村,感觉这里到处透着一股精气神儿。村党支部书记王志锁说:“没想到哇没想到,这祖祖辈辈守着的荒山变成了金山!

2013年,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在柳树沟村建设光伏电站,租用村集体800亩荒山、村民400亩垦荒地。荒山和垦荒地分别按全县统一的每亩每年150元、880元的标准补偿25年。其中,前10年的补偿款当年就一次发放到位。

曲阳将光伏发电项目确定为全县重要的扶贫产业后,制定了《光伏发电开发总体规划》,通过聘请专家踏勘,将齐村、孝墓、庄窠等7个贫困发生率较高的浅山丘陵区乡镇列为重点区域。2013年5月,三峡新能源公司总投资25亿元的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建,成为该县首个光伏发电项目。此后四年时间,又先后有国电投、大唐、华能、英利等13家知名企业来曲阳“抢占”荒山“”太阳。

截至目前,全县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达370万兆瓦,并全部并网,年发电量4.44亿度;开发利用荒山2万多亩,成为全国最大的山地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其中,荒山和垦荒地租赁费用总计8250万元,7700余户、2.7万贫困人口直接从中获益。到“十三五”末,全县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50兆瓦,总投资65亿元,开发利用荒山4万亩,惠及贫困人口5万多人。

  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让齐村镇峪里村实现了精准扶贫。  记者林凤斌摄  

扶贫与就业对上了光,农民在家门口当工人

随着光伏发电产业的兴起、产业链条的延长,山里渴求致富的农民有了更多在家门口打工的机会。

在齐村镇店上村,50岁的李振勇如今有了一个新头衔——工程队队长。他带着一支农民工程队走村串户,专门承揽光伏板安装的活儿。

5月29日下午,邻近的上庄尔村光伏电站工程刚完工,李振勇一回村,还没进家就接了个电话。“晓林乡张家庄村又来活儿了,歇不成了!

李振勇一家四口人,以前一家人的生计全靠他在外打零工,年收入不过五六千元。三峡新能源公司的光伏电站开工后,李振勇回到村里,干起光伏板安装的活计,一天就能挣200多元。看好了这一营生,他把村里30多名乡亲组织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工程队,业务应接不暇。仅三峡新能源公司的200兆瓦项目,他的这个工程队就承揽了约十分之一的光伏板安装工程量。

这新房是去年秋天盖的。”跟随李振勇来到他的新家,记者看到沙发、衣柜、电视、冰箱、洗衣机等所有家具、家电全是一水儿新的。李振勇告诉我,他家原来的土坯房还是1982年盖的,这几年每年都能挣四五万元,这才有钱盖了新房。

光伏电站在建设期用工量非常大,每10万千瓦就有40万块组件需从山下运到山上安装。此外,光伏板一年四季需擦洗,秋天还要除草防火……三峡新能源河北分公司副总经理韩树伟说,他们在曲阳的项目累计用工近20万人次,人均支付劳务报酬5000多元,项目辐射带动周边6个村、7000余农民增收。

企业用工全部为贫困农民,光伏“入户”不忘特困户

推荐企业用工人选,我们的标准比评低保还严格。”曲阳县发改局局长王平告诉记者,县里和光伏发电企业签订统一协议,要求企业用工必须由所在村庄按程序从贫困人口中筛选产生,以增强光伏扶贫的精准性。

柳树沟村380户、1287人。2013年,全村近九成人口是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800多元。2013年,国电投的光伏电站投入运营后,需在村里招用光伏板日常维护人员30多人,但村里却有上百人报名。村里经“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全体村民大会层层讨论,才按家庭困难程度推出最终人选。村民们纷纷说:“把机会给了最需要的乡亲,大家没啥可说的。

 

齐村镇峪里村以光伏发电为特色产业,正在打造“光伏小镇”。图为村里充满“光伏”文化特色的街道。  记者林凤斌摄

比光伏“上山”扶贫还要精准的是光伏“入户”。作为全省试点县之一,2015年,曲阳县在东旺乡王家屯村、齐村镇峪里村,选择总计130个房屋质量较好的农户,在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电池板,每户补贴5万元。其中,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补贴3.5万元,企业投资1.5万元,项目当年并网发电。

齐村镇峪里村有62户贫困户,程志钢家是其中之一。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屋顶安装的光伏电池板总容量5千瓦,正常情况下,一年可以发电5500度。除了自家用电外,剩余的卖给国家。如果国家以每度电1元的价格收购,每年卖电收入是5500元,他家可得到3000元。“拿屋顶入股,不掏钱、不费力,相当于捧上了‘铁饭碗’。

70多岁的王占有由于家里房屋老旧与光伏“入户”无缘,但他从家中柜子底部找出一个用布包裹着的银行卡给记者看,“我也能借上光。

光伏“入户”过程中,曲阳县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发现,符合光伏扶贫条件的贫困户,不少都是农村五保户、低保户,房屋普遍老旧破损,无法在房顶安装光伏发电设备。为了让阳光普照到最贫困的群众,从2015年开始,县里按照有关政策,要求光伏发电企业每年从项目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给予贫困群众每户每年3000元的帮扶款。全县目前已有2000户贫困群众受益。

在庄窠乡苏家峪村南的山坡上,记者看到,一个占地10多亩的小型山地光伏电站已经竣工,即将并网发电。据了解,曲阳县今年又实施了99个小型山地光伏电站建设项目,每个装机容量300千瓦,总投资200万元。这其中,政府投资70万元,企业投资130万元。按照协议,企业每年将从40万元收益中拿出18万元,帮扶所在村60个贫困户,每户每年3000元。目前,28个小型光伏山地电站已基本建设完毕,剩余71个年内便可完工。仅此一项,又可帮扶5940户贫困群众。

点击进入【记者走基层 五年看变化】专栏

点击进入【砥砺奋进的五年】专题

责任编辑:田士威
汇聚磅礴力量 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商棠 姜薇 刘延丽 胥文燕   知之深,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