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甜蜜的事业——访民间糖画艺人李久香

20.05.2015  12:23
 

■本报记者 张晓娟 文/图

一把勺子,一个铜铲,一口咕嘟咕嘟冒泡的糖锅。不用毛笔,不用纸张,只需泼泼洒洒,缠缠绕绕,就能成就一幅神奇的画。更不可思议的是,这画不仅能欣赏,还能吃,甜丝丝的入口即化。说到这儿,估计已经有读者猜出来,这就是逢年过节赶庙会时,常常会看到、吃到的糖画。

本期小人物大国粹,我们采访到的是民间工艺美术师李久香,他在省会做糖画已经三十多年了,每天从他手中画出的糖画最少有百余个。采访中,他谦虚地表示:“我没啥好写的,多采访采访年轻人,民间艺人不容易,拜托大家多关注。

身世很苦 手艺很甜

手腕轻抬、手指轻晃,原本金黄色的糖浆,不一会儿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大老虎。坐在西北莜面村餐厅的角落,身穿唐装的李久香一边跟我们聊天,一边给来吃饭的客人做着糖画。他说:“我们家四代都是做糖画的,这手艺是从爷爷那辈儿传下来的。我17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那时候穷,只能辍学养家。

李久香说,一般人听完他的身世,都会觉得他可怜。但他觉得自己一点也不苦,反而感到很甜蜜,很有成就感,“因为我靠祖传的手艺,不仅没有饿着,反而娶上了媳妇,养大了四个儿子。我觉得这就挺知足的了。”李久香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城乡。在家务农的他,再也坐不住了。“俗话说‘门里出身,自会三分’。打记事以来,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没啥我画不出来的。当时就觉得,想过好日子,得靠自己的双手吃饭。我第一次在丛台公园摆摊时,围了一群人看,后来还常有人慕名去找。

名气越来越大,李久香的眼界也越来越宽。之后,他搬来省会石家庄,先后在长安公园、北国商城等地摆摊。“这两年,传统文化热,不少饭店将传统手工艺人请进店里来表演。这一做法在招揽人气之余,也让我们可以真正沉下心来做点东西。”李久香说,为了适应顾客的审美,他不仅在十二生肖等传统花样上翻新,还琢磨出了立体的生肖和可爱的卡通形象等。

传统手艺 历史悠久

聊起糖画的发展史,李久香打开了话匣子。他说,相传糖画是由写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诗人陈子昂所创。当时,这位四川诗人很喜欢吃黄糖,而且吃法与众不同,他是将糖熔化,在清洁光滑的大理石上倒铸成各种小动物及花卉图案,待凝固后拿在手上,一面赏玩一面食用,十分雅趣脱俗。

后来,陈子昂在闲暇之余收了几个徒弟传授此技。这些徒弟又传徒弟,并将它传向四方。“糖画看似雕虫小技,实则融汇了国画的白描,蕴含了民间剪纸的韵味,是集多种艺术为一体的艺术。“一般大型的糖画叫做大货,例如有立体花篮,孔雀、龙凤等。小货是相对简单的作品,如单个的花朵和水果等。大家经常看到的那种,也叫‘糖饼儿’。这可是糖画艺术的基本功,它要求速度快,断丝利落,所倒糖饼儿形状逼真,大小、厚薄一致。”李久香说。

很多人把吹糖人和画糖画误认为是一种手艺,其实不然。两者原料相似,工艺却不同,吹糖人是属于吹塑,画糖画属于浇铸。”两种工艺都在清朝时很兴盛,制作技艺日趋精妙、题材也越来越广泛。

甜蜜事业 代代相传

糖画看似不难,但里面的门道不少,首先第一坎是“熬糖”。李久香笑着说,熬糖的原料也分三温、四温、三边等,这些专业名词对应的,有的是色较黄黑的白糖,而有的是稍白的白糖。手艺人靠经验选好料后,将其与水一比一熬制。“颜色变黄,糖泡变小时,火候就差不多了。这时候,将糖液倒在大理石上冷却、凝固,这才是绘制糖画的材料。

熬好的糖块在常温下,半个月都不会化,而且透明度较高,非常脆,不黏手。”准备作画的时候,将这些熬好的糖块熔化即可。“一般做糖画的人是没有底稿的,画稿全在头脑里。若是侧面的形象,就用线造型;若是正面的形象,则用糖料将其头部堆成浮雕状。由于糖料的流动性,即使相同的形象,也不会出现雷同的造型。我们在造型时多用饱满、匀称的线条,这样形成的图案才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近两年,市面上出现了制作糖画的智能设备,该机器类似自动雕刻的机械自动化工艺,在平面载体上自动完成糖画的制作,操作容易,制作快速。但李久香认为,技术再发达,也替代不了人们对传统手艺的温暖记忆。他说:“现在我家里有8个人在摆摊画糖画,谈不上发家致富,但生活算过得甜蜜。大儿子在北京地坛庙会摆摊,非常受欢迎,还曾受邀去韩国等地表演呢。

糖画 是一种汉族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它是地道的民间画种,也是颇具特色的街市艺术,广泛流传于巴山蜀水之间,备受老百姓的欢迎和喜爱。

编辑: 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