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魅力村镇】百年前就靠外贸赚钱的河北“小天津卫”是哪?

08.06.2015  13:02

胜水荷乡,万古流芳;南有苏杭,北有胜芳”,据说这是乾隆皇帝为霸州胜芳镇留下的赞美之词。胜芳镇北距北京120公里,东距天津35公里,拥有面积仅次于白洋淀的湿地洼淀,历史上商贾云集、人文荟萃,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旱码头。这里不仅留下了古朴沧桑的街道建筑,更孕育了独树一帜的“商埠文化”。

胜芳三宝之一,文昌阁。杨磊 摄

来到胜芳,让记者触动最大的,不是绿水环绕、荷花飘香的美景,不是繁华依稀的青砖大院、戏楼牌坊,而是胜芳那热腾腾的市井烟火气。

漫步在胜芳镇,每条街道、每个胡同都遍布大大小小的店铺,肯德基、屈臣氏、呷哺呷哺,这些大城市里只在大商场出现的“洋气面孔”,在这儿,都接地气地跟小面馆水果摊挤在一起,显示着胜芳这个百年商埠的富足自信。

在胜芳博物馆,人们利用现代科技,重现胜芳延续数百年的繁盛。

讲解员:“这里展示了一个幻影成像的胜芳水陆码头,有昔日的水陆码头、繁盛的商业码头,货船川流不息、店铺林立,描述了人们从早到晚的繁忙景象。

河北电台台长王智(前排右二)、河北电台新闻频道副总监冯慧杰(后排中)、记者刘梁(前排左二)、史雅博(前排右一)在胜芳博物馆参观采访。杨磊 摄

水则帆樯林立,陆则车马喧阗”,历史上的胜芳为何如此繁华?在当地的文化学者王晟看来,从元朝统治者定都北京开始,中国人口开始向北方迁移,三个因素成就了胜芳。

王晟:“主要是和水运的发达有关系,出门口进了河道就能到达天津、北京和保定,四通八达;我们这的移民60%以上来自江浙一带,江浙一带历史上工商业就比较发达,(经商的)基因就传下来了;而且这(胜芳)耕地比较少,没法发展农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胜芳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之道。

王晟:“我们这有一句俗语是:男治鱼,女织席,剩下的摆摊耍手艺。

到清乾隆年间,淀区里方圆才1平方公里的胜芳小镇竟然挤进了500多家店铺,京津一带流传着:“北方商贾数晋商,冀商之中数胜芳”的说法。胜芳镇史志办主任王乃让说,早在130年前,胜芳人到京津地界去做生意已经很平常。

王晟:“光绪年间,北京吃的活鱼都是胜芳人挑过去的,到北京卖鲜鱼。把螃蟹灌到篓里,那会儿也没有保鲜剂,就打两个鸡蛋。

胜芳民俗学家王晟(左一)向河北电台新闻频道副总监冯慧杰(右一)、记者刘梁(右二)、史雅博(右三)介绍胜芳老照片。杨磊 摄

清末民初,胜芳的商业繁荣达到顶峰,甚至开辟出了80吨级的驳船码头,水路直达天津港。钟表、汽水、水泥等舶来品不到一天时间就能从天津运到胜芳,一些富裕家庭已经拥有了冰箱、电扇、手表等新奇玩意儿。

记者:“第一天西方的东西(货物)到了天津港,第二天在胜芳市场就见到了。

胜芳镇史志办主任王乃让:“对对,非常快!每天从胜芳发船,到天津,晚上就回来了,一天打一个来回。清末民初的时候,在天津有一个同乡会,都是做买卖的(胜芳)商家,所以天津商业的东西就到了胜芳。

河北电台台长王智(图右)采访文史专家、胜芳史志办主任王乃让。杨磊 摄

冀中平原最早的金融业、邮政业都在胜芳诞生,世界著名的石油品牌美孚、亚细亚也在这里设立了分号。胜芳由此被称作“小天津卫”,当时,不少商户都跟洋人做起了买卖。

王晟:“我们家做麻(生意),最后交到日本的三井洋行,专门有个点上这(胜芳)收麻来。

记者:“那时候就跟外商做生意了。

王晟:“对,苇子席专门供给日本,而且日本的尺寸和中国的不太一样,铺榻榻米用的,用量特别大。还不是现金,用汇票,给(日本人)到胜芳的钱庄里兑换成支票。

一百多年前胜芳当地的银号和货币。杨磊 摄

善于经商、思想开放,让胜芳人敢立潮头之先。从清代晚期,胜芳涌现出一批大商家,其中蔡、王、张、杨等八家豪门巨富,被当地人称做“胜芳八大家”。这些商界的领军人物,不仅把总部设到了天津、北京,还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

讲解员:“现在咱们来到了王家大院。大门楼额砖雕刻共分三方,中间一方是上海的百老汇、左侧一方是天津的墙子河,右侧一方是北京的白塔寺。

目前已对游人开放的王家大院,主人就是“胜芳八大家”之一的王子坚。大院建于清光绪年间,四面围廊、朱漆彩绘,却是西式的拱券(xuan)门窗,门头上镶着彩色玻璃,地面铺的是欧洲进口瓷砖。

王乃让:“北京和天津两家工程师设计的图纸,在设计(大院)时运用了北南结合、中西结合的方案。

河北省重点保护单位、中西合璧的王家大院。杨磊 摄

北京游客郝先生在王家大院参观后感叹,胜芳人不是土豪,而是贯通中西、海纳百川的大商人。

郝先生:“(大院)外面的装饰,还有拱形门,都吸收了一些西方的建筑艺术特色,这种建筑我还真是头一次见到,真挺不错,包罗万象!”

如今,在胜芳保存下来的30多座四合院中,中西合璧、西方拜占庭式的建筑比比皆是,被学者们誉为“西洋建筑东植”的佳作,成为独特的“胜芳一景”。

岁月流转,繁华依旧,1985年胜芳镇成为河北省第一个亿元镇。胜芳的商道为何能长胜不衰?文化学者王晟认为,这得益于胜芳延续百年、臻于成熟的商业文化。

王晟:“到了6岁左右进私塾,学10年,(男孩)16岁了,要派到天津、北京去学做买卖。就是给老板干活,老板一家的吃喝拉撒,连夜壶早晨都要给倒去。人家店铺关了门以后,然后就教你记账,背小九九,背乘法决子,打珠算。

河北电台记者刘梁(图左)、史雅博(图右)采访胜芳民俗学家王晟。杨磊 摄

学徒经历让年轻人有了扎实的经商基本功,也学会了怎样待人接物。胜芳当地流传的太平歌词“恭告老爷劝善歌”,就生动展现了胜芳买卖人的待客之道,这个唱段还曾被相声大师侯宝林搬上舞台:“买卖人能忍和气生财,不论穷富一样看待。买卖还是熟主道,到柜来,笑颜开,不要死相莫发呆,像这样买卖定能发财。

至今胜芳还有一些百年老店铺仍在经营,祥德斋点心店建于1846年,店主刘福生说,这制作糕点的传统技艺已经传了五代人,老祖宗对这门营生有严格的要求。

刘福生:“不能坑人、不能害人、不能毁人,不能偷工减料,手艺要做到精益求精,不能说哪个工序简便下。到现在我们的点心也不放添加剂,祖先给留下这个东西太地道了!

京畿古商埠,胜芳美名扬。如今的胜芳,人们心中依然有一个“经商梦”。杨玉梅老人是“胜芳八大家”中“笃庆堂杨家”的后人,今年67岁了,她和70岁的老伴在胜芳街上独立经营着一家小商铺,每天早出晚归,却乐在其中。

杨玉梅:“老头在门脸打字复印,我说把字画加上,能卖(出去)。我这一张画的收入能超过他(老伴)一个月的!

河北电台记者刘梁(图右)采访胜芳八大家的后人杨玉梅。杨磊 摄

(河北电台记者王智、冯慧杰、李春霞、刘梁、史雅博、杨磊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