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白洋淀芦苇画 传统民间技艺将获新生

28.04.2018  18:21


【精彩视频 点击观看】

  【解说】4月的白洋淀,春风拂面,正是芦苇吐露嫩芽的时候。芦苇画作为白洋淀特色民间艺术,素有“一淀水,一淀银,一寸芦苇,一寸金”之誉。芦苇画是从唐宋时期白洋淀苇编技艺演生而来,历史悠久。芦苇画是将芦苇剐开碾轧成条后,将其编织成各种图案。在2009年,白洋淀芦苇画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地时间4月27日,记者在白洋淀芦苇画艺术家刘爱民的工作室,看到墙上挂满了大小不一的芦苇画作品。内容以白洋淀水乡和白洋淀文化题材为主,画面本色天然、栩栩如生。49岁的刘爱民是雄安新区安新县人,他从15岁开始制作芦苇画,到如今已有三十多年。刘爱民说,他每天坚持工作超过十二个小时,如今共创作了几百幅芦苇画作品。

  【同期】芦苇画艺术家 刘爱民:芦苇画的特点就是它的立体真实感,逼真效果,这是它鲜明的特点,还有它天然的颜色,天然颜色如果按现在这个比较潮的观念来说,生态,有点绿色生态的概念。

  【解说】据刘爱民介绍,制作一幅完整地芦苇画要通过采用剪、烙、烫、熨、拼合、粘结多项工艺流程。每年的秋冬两季,是采集芦苇的最佳时期,也是他最头疼的一项流程。

  【同期】 芦苇画艺术家 刘爱民:我每年采料这么多年了,最难的是你每到一处,每年选择一处找到(芦苇材料)的地方,第二年再去选择这个(地点),它不会有。这个是让我最头疼的,第二年还要重新去,按照这个大概齐的位置、河道,去找这些芦苇。

  【解说】刘爱民说,雄安新区的设立给芦苇画这一民间传统工艺的发展,带来了绝佳的机会。如今,刘爱民最大的心愿就是,一直坚守着这门手艺,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芦苇画,将它发扬传承下去。

  【同期】 芦苇画艺术家 刘爱民::雄安新区设立之后,我最本心的想法就是,能够借助这个特别好的机会,把这门手艺(更好)的发扬光大它,让更多的人认识这门艺术。

  谌诗雨 河北雄安报道。

我校召开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工作会议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疏解北京非首河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