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疫苗研发领域获重大突破 病毒可直接转化为疫苗
最新一期国际期刊《科学》刊发北京大学药学院院长周德敏教授、张礼和院士课题组的突破性研究进展,题为“制备复制缺陷的活流感病毒疫苗”。周德敏教授的博士生司龙龙和徐欢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成果被称为是一种“革命性”或“颠覆性”的发现。鉴于该成果在预防和治疗病毒性传染病方面的重大医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全球最大的科技新闻工作站SciPak于美国东部时间12月1日将该发现作为亮点向全球媒体发布。
周德敏介绍,流感等致命性的病毒传染病及其周期性暴发,其幕后黑手是结构多样、功能复杂且变异快速的病毒,而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当前,临床使用的疫苗或因病毒灭活致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差,或制备工艺复杂,或因病毒突变致免疫逃逸失效。在国家创新药物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973”计划的支持下,周德敏、张礼和课题组以流感病毒为模型,发明了人工控制病毒复制从而将病毒直接转化为疫苗的技术,即在保留病毒完整结构和感染力的情况下,仅突变病毒基因组的一个三联码,使流感病毒由致命性传染源变为了预防性疫苗。如果再突变三个以上三联码,病毒由预防性疫苗将变为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并且随着突变三联码数目的增加而药效增强。这一技术不仅使疫苗研发不再复杂,而且摆脱了对病毒生物学知识获得的依赖,并适用于几乎所有病毒。这一发现颠覆了目前病毒疫苗研发的理念,是活病毒疫苗的重大突破。
周德敏说,此次研发的活病毒疫苗保留了野生流感病毒完全的感染力,只是将它感染人体后在细胞内的复制和生产新病毒能力剔除了。通过这种方式保留了病毒感染人体引发的全部免疫原性,即体液免疫、鼻腔黏膜免疫和T-细胞免疫,而对人体的毒性被控制了。这种方法完全不同于当前使用的仅部分免疫的灭活疫苗,也不同于仍然保留弱复制能力而有毒性危险的减活疫苗。这种方法可以做包括艾滋病、SARS和埃博拉出血热等几乎任意病毒性传染病的疫苗和治疗性生物技术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