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环境共同体京津冀全力攻克雾霾顽疾
共发的雾霾顽疾,让京津冀在环境领域成为命运共同体。2015年年底,京津冀三地环保协同迈出更为实质性的一步。三地环保厅局共同签订了《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未来将率先从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协同治污等十方面实现突破。
连续多年,京津冀地区一直是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区域。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已成为京津冀三地的共识。从保护区域水环境,到共同防治大气污染,随着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发布,京冀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也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以大气治理为突破口,北京市雾霾防治也推进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三地的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力度加大。”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海臣介绍,两年来,1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51万亩张家口坝上地区退化林分改造、10.3万亩密云水库上游稻改旱、张承地区水资源环境治理等一批生态合作项目全面完成。
“通过全力推进联防联控,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北京市环保局总工程师于建华介绍,2015年京津冀三地空气中PM2.5、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17.5%、16.8%、27.1%和5.1%。
协同合作 区域共治扩大
“空气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要改善京津冀的空气质量,不能仅局限于京津冀三地,周边省份,包括山东、河南的污染源,特别是燃煤电厂等高架源对北京空气质量均有一定影响。比如,2015年年底的空气重污染范围就波及京、津、冀、晋、鲁、豫六省市,面积达到50多万平方公里,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北京市环保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协调处处长李立新说。
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建立区域信息共享、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视频会商及应急联动、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联动执法等工作机制,开展了燃煤清洁化、机动车跨区域管理、落后产能淘汰、工业治理等区域共治工程。
2015年,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以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为重点,联手在机动车污染、煤炭消费总量、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化解过剩产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以及港口及船舶污染等六大重点领域协同治霾。
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过去两年,京津冀三地淘汰炼铁产能2107万吨、炼钢2130万吨、水泥5073万吨、平板玻璃2976万重量箱。此外,三地全部淘汰黄标车,两年淘汰198万辆黄标车、老旧车。
稳中有进 再添治霾利器
与此同时,2015年有机构指出燃煤是雾霾祸首,引发关于雾霾成因的争议。雾霾的形成机制复杂,目前关于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成因有“气象条件说”、“尾气说”、“燃煤说”等,甚至有关部门对于雾霾成因的说法都不一致,民众更是一头雾水。
治理雾霾需要多方合力,准确把握雾霾成因是治霾的重要前提。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气象局网站只能显示当前时间段全市各区县雾霾情况,不显示周边地区信息及雾霾的动态变化过程。为此,众多业内学者建议中央气象台及相关气象部门在电视、广播及网站上进行雾霾预报时采用雾霾状态的动态迁移图,可选择京津冀区域作为试点。
以华北地区为例,首先可根据监测点布置情况将华北地区各省份分解成多个代表板块(如对北京可选择中心城区、东部、北部、西部及南部五个代表板块); 其次是确定动态时间轴长短,例如以周为单位,包括过去的四天和未来的三天;三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用不同颜色标识板块在不同时间段的雾霾浓度(若同一板块内有多个监测点,则可以取这些监测点在同一时间的监测数据的平均值);最后利用已有的采样数据和预测的未来数据,沿时间轴方向动态地显示区域内不同板块的雾霾浓度演化状况,即形成雾霾状态动态迁移图。
“不仅显示雾霾浓度的静态数据,还显示不同区域内雾霾浓度一段时期内的连续变化过程。”公布该图使人们了解不同区域间雾霾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从而加深对雾霾成因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着眼全局 攻坚长效机制
对此,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推进京津冀协同防治大气污染还应完善立法,建立常设领导机构。整合区域内法制资源,成立三地联合防治管理委员会,抓紧出台《京津冀协同防治大气污染条例》,统一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排污收费标准,实行减排责任分担机制,按照行业、技术水平、地域特点等重新分配排放总量及减排目 标。对跨区域突发事件,实现区域协调对接,统一监察执法,加强信息互通共享,逐步将委员会通过法定程序过渡为常设领导机构。
其次,统一企业准入标准。对京津冀地区内已有企业,提供技术及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充分考虑地区和企业发展阶段差异,建立奖励减排技术体系,为企业使用减排技术提供资金支撑,鼓励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工作。
最后,加强科研合作。建立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三地科研合作机制,共享科研数据。结合英国、美国、日本等国治霾经验,重点开展污染源排放清单、 污染机理、多污染协同控制以及治理效果评估等研究,联合开展实用减排技术研究。配套建立环保技术信息发布与咨询服务体系,促进环保技术与设备的推广应用及环保产业的发展。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