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达人倡导绿色文明
环保达人倡导绿色文明——
简约生活也是一种时尚
骑行不仅绿色低碳、锻炼身体,还可以看到沿途美丽的风景。近年来,在全民健身的带动下,自行车骑行成为了一种时尚的运动。
家中很多废旧的物品经过王风琴的手变成了奇特的小物品,这也为她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调。
李艳华(左)和丈夫一起制作环保酵素,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传播生态环保。
“点滴”之间开启绿色生活
随手关闭水龙头,随手关灯,一水多用,双面使用纸张,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使用可循环的布袋与纸袋,坚持绿色出行……只要愿意,每个人都能把“绿色”镶嵌在点滴生活间。
杨客柳是河北经贸大学的一名老师,对于她来说,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已经成为生活习惯。“水是生命之源,但是节水却是生活中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生活细节。水是万物之源,我们点滴都要珍惜。”这是杨客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对于节水,她很有一套办法。
在杨客柳的家中,有几个水桶,不同水桶装的水用途不一样。“淘米水可以用来洗菜,养鱼水可以用来浇花,洗衣水可以用来冲厕所,残茶水可以用来擦家具……生活中,处处都能节水。”杨客柳说。
每次清洗碗筷,杨客柳都会分成两摞,一摞是有油的,一摞是没油的。她先清洗没油的,再清洗有油的,第一遍水直接倒掉,第二遍水留下,倒在旁边的水盆里,第三遍水倒在另一个水盆里。“第二遍的水留着浇花或者冲厕所,最后一遍的水留到中午洗菜用。”杨客柳说。
“我们说要环保、要低碳,要绿色生活,但这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关键得落到实处。”杨客柳说。
除了注意节水外,杨客柳在生活中也绝不浪费一度电。10多年来,她家一直坚持用太阳能,不装电热水器,选灯管坚持选节能灯,夏天的时候,很少开空调。“人走灯灭已经成为我们家每一个成员的习惯。”杨客柳说,积沙成塔、滴水穿石,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节约水电、低碳出行,真正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那么,我们每一个细微的行动,最终都能转化为对环境、对地球的保护。
绿色简约时代,“自行车取代汽车”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市民杨健就是其中一位。“骑自行车上班3个多月,我的体重减少了约2公斤,肺活量增加了,肢体协调性也提高了,还节省了不少油钱。”杨健准备以自身的行动号召更多人选择低碳出行。
“原来开车上班就只顾着关注路况了,根本没心思看路边的美景。现在,边骑自行车边欣赏路边美景,自己享受慢生活的同时,还能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感觉很惬意。”杨健说,生态环境对我们至关重要,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微薄之力。“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明白,低碳、绿色生活要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最关键的是要持之以恒。”
“绿色、简约生活我们已经倡导很多年了,在节水、节电、汽车减排这方面已经能明显看出变化了,无论年老的还是年轻的,都已经有了节水、节电、减排的意识,但是在塑料袋的使用方面效果还不太明显,很多人还是习惯用菜市场提供的塑料袋,使用可循环袋子的人还不是很多。”石家庄民间环保组织“绿色知音”发起人张忠民说。
张忠民说,其实,绿色生活、低碳生活,不需要响亮的口号,也不需要轰轰烈烈的行动,只需要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随手关闭水龙头,随手关灯,一水多用,双面使用纸张,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使用可循环的布袋与纸袋,上班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汽车等,这都是‘绿色’生活方式。只要留心,只要愿意,我们每个人都能把‘绿色’镶嵌在点滴生活间。”
废物利用为生活添情调
倡导简约生活、废物重复利用,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单调,简约生活需要与人性和时尚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推行,才能让简约成为一种流行时尚。
易拉罐变身笔筒、空洗衣液瓶变身成花篮、酸奶瓶变身成小花盆、废旧光盘变身成挂历、纸箱变身成收纳箱……说起绿色、低碳生活,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节约水电、低碳出行,而退休职工王风琴这些“变废为宝”的做法,同样也在传递着绿色生活理念。
“把废品重新利用起来,这就是在支持环保。”王风琴说,用过的盛牛奶的箱子,一般居民就扔了或者卖了。其实,把这些箱子攒起来,卷成桶,固定好了,外面用毛线钩织一个套,就是一个很实用的坐墩。“我的牛仔背包,是用一条牛仔裤改造成的。很多废旧物品,扔掉太可惜了,我就琢磨摆弄摆弄,把它们变成一些新奇的小东西。”
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和王风琴一样的环保一族,他们崇尚低碳、简约的生活方式。
“将红糖、果皮菜叶、水,按1:3:10的比例搭配,装入密封的瓶子里,经过三个月的发酵,就能成为环保酵素,可以用来洗碗、擦地等,是一个垃圾减量、变废为宝的办法,可以充当绿色洗涤剂。”“环保达人”李艳华一边讲解一边示范。
李艳华介绍说,环保酵素是混合了红糖与水的厨余(鲜垃圾),经三个月发酵后产生的棕色液体,有柑橘般的气味。她制作环保酵素的灵感来源于一次全国环保大会,在那次会上她初次接触到环保酵素,也知道了酵素的发明者是泰国的一位博士。“现在我家日常生活都用这个酵素,环保又安全。”
在李艳华的影响下,她的不少朋友也学会了环保酵素的制作过程,带动了一批人加入到“绿色”生活中。“社会是由各个家庭组成的,我们每个家庭都应从自身做好环保,这样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更好。”李艳华说,她还是一位公益红娘,在给人介绍对象的时候,她还把绿色环保的理念与婚恋相结合,创建了“绿之恋相识热线”。为了更好地传播生态环保的理念,她和丈夫还一起编写了《绿色生活365体验手册》,夫妇二人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传播绿色文明,传播绿色文化。
“我们倡导简约生活,倡导废物重复利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单调,我们倡导的简约生活还是需要与人性和时尚结合起来的,这样才能推行,才能让简约成为一种流行时尚。”张忠民说,举一个自行车再利用的例子,大学生毕业了,高校内堆积的“僵尸”自行车如何处理成为难题,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做自行车艺术呢,把废旧自行车的零部件拆下来,重新设计、组装,让它们变身成一件艺术品。
“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有很多学问,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儿,如果利用得好,这些废旧物品不仅不会成为负担,还会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情调,成为大家追逐的时尚。”张忠民说。
简约生活并不背离时尚
简约生活不是追求“苦行僧”的生活,不是让人一味地节俭,而是一种健康、安全、时尚的生活;简约生活的主要精神是摒弃繁琐、崇尚简约,强调纯粹、重视功能。
“我们倡导的简约生活也不是苦行僧的生活,不是让人一味地节俭、不舍得消费,而是一种健康、安全、时尚的生活。”张忠民说,简约生活的主要精神是摒弃繁琐、崇尚简约,强调纯粹、重视功能。比如,在建筑和家庭布置中不用花哨的设计、图案和色彩,从而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无疑,这种设计理念以及这种消费理念,更符合环保的要求。这并不是要求大家被迫采取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简约的理念、简约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自觉的选择,是一种惜物的表现,且在惜物的背后,并没放弃对舒适、方便的追求。
“简约的观念、简约的生活方式不仅意味着对物质生活的审慎态度,而且意味着对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肯定、褒扬态度,意味着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张忠民说,退休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看看书,让自己的内心自然静下来;还可以去游泳、打球,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可以与朋友一起学点茶艺、烹饪,让自己的爱好广泛起来,情趣健康起来。
“只要心静下来,就能发现身边的美,找到幸福的密码。”张忠民说,一年前,他开始漫步石家庄的街道,每天走一条他之前没有去过的街道。“漫步在城市街道,我欣赏着充满魅力的人和物,感受着城市的发展,感悟着街坊人情,每天都会收获不一样的快乐。上班族可能没有太多空闲的时间,但可以选择上下班的时候,换种出行方式、换条街道走走,同样也能发现不一样的景色。只要愿意,我们都能通过很简单的方式,让自己的生活发生变化,让自己每天都过得很快乐。”
“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都在朝着一个目标快进,似乎已经忘记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而骑车旅行可以让生活放慢速度,更容易让我回到自然的状态,享受当下。”今年53岁的张晓辉是一名骑行爱好者,他每周都会坚持骑行运动,或穿梭城区,或驰骋山野。
“骑行既可以锻炼身体,放松心情,又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可谓一举多得。”张晓辉说,自从爱上骑行后,旅游对于他来说就变得简单了,只要他想去,每个周末都可以来一次说走就走的两日游。
“骑自行车旅行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能够真正体会到旅行的快乐。因为在骑行中可以欣赏沿途风景,也可以体会看风景的心情。”张晓辉这样来诠释自己的爱好。
“我们推行简约的生活方式,是要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和消耗,我们有钱但不任性,我们在生活和消费的时候,只买自己需要的、有品质的物品,追求少而精,笃行简单、精致、高效。”张忠民说。
世界地球日特别报道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低碳、极简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从节水、节电、绿色出行到废旧物品的改造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有钱不任性、简约重品质”的绿色生活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绿色生活已经成为很多人身体力行的事情。近日,记者走访多位市民,记录下了他们的绿色简约生活。
本报记者 祁鹏娜/文 张晓峰/图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