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为“谢师宴”正本清源

09.06.2014  17:53

    “后高考时代”,以谢师宴为代表的宴请即将粉墨登场,俨然成为一种“公序良俗”,欲拒还迎,欲罢还休。酒店饭店早早打出广告,抛出“橄榄枝”,送出“邀请函”;考生家庭心动之后便为行动,别无选择;老师进退两难,“喝坏的胃”必须撑着……舌尖上的谢师,嚼着“苦滋味”。

    追根溯源,谢师宴源于何处、来自何方?据说,传统的“谢师宴”源自西周时期尊老敬长的“乡饮酒礼”,其目的不是答谢师恩,而是宣扬尊老、敬老、养老的理念,让全社会形成“孝悌”的风气,达到教化的效果,继而安定社会和国家。农耕时代,或是一种朴素而“奢华”的答谢师恩模式,“存在即合理”。

    进入现代社会,步入市场经济,谢师宴作为“传统”,不仅保留,而且光大。有需求就会有商机,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事实上,高考早已与经济“结伴”,围绕高考,已形成考前经济、考中经济、考后经济。“后高考经济”就是瞄准高考过后、大学开学之前,打着“优惠服务”考生、“真情让利”学子等旗号的商业促销行为。商家的推波助澜、考生家长的攀比之风,以及社会“习俗”、“惯例”的使然,“谢师宴”之类的谢师行为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一场无法结束的游戏,逆袭“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有人说:“谢师宴”尽管成了老师、学生和家长都叫苦不堪的“游戏”,但谁也没办法凭一己之力将其叫停。每年这个时段,会有学校提出倡议拒绝“谢师宴”,但往往形式大于实质。此外,有的谢师宴只是一个载体,承载着“借机敛财”的内涵。日前,湖北省纪委发出通知,将开展党员干部大办婚丧喜庆事宜专项整治活动,在7、8、9月升学就业高峰期重点检查违规操办的宴席。

    为“谢师宴”正本清源,救师恩于苦酒之中。绝大多数教师持有一份“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的责任。谢师,以自己的起飞来表达,以自己在新的求知天地里飞翔来表达。从节俭角度上讲,拒绝人情消费尤其是人情浪费在行动,重新认识人情的价值,进而拒绝人情浪费;从反“四风”角度来看,谢师宴也到了谢幕的时候;从反腐倡廉角度来讲,绝不能让腐败载体存在。

    舌尖上谢师,不能只有“”功能,舌尖要发“”。现代社会需要用文明、高雅、与时俱进的谢师形式来取代“谢师宴”。有人曾建议:救老师、学生和家长于“苦宴”之中,不妨搞一个“如何谢师”的网上讨论,让网友出谋划策,拍砖灌水,为谢师进言。拒绝“谢师宴”,需要“谢师言”。其实,深层次讲,唯有让感恩教育“站起来”,让感恩载体丰富起来,让感恩行动多元起来,才能告别“谢师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