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创新人才岂是教出来的”
“所谓创新,一定是前人没有想到的、没有做到的。靠老师手把手地去教,一定教不出来创新人才。”
11月16日,在中科院计算机所的一间会议室里,84岁的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王元对记者说:“我从来不会帮学生解答具体的专业问题,因为他们研究的东西我其实也不懂。”在他看来,培养独立创新精神才是育人的关键。
学位之惑
华罗庚26岁时留学英国剑桥,师从当时赫赫有名的数学家哈代。哈代鼓励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华罗庚却摇头道:“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
哈代一脸不解,博士学位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对于只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来说,更是机会难得。华罗庚这样回答:“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学位!”求学两年,华罗庚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了18篇论文,获得了轰动国际的学术成果,但最终也未戴上博士帽。
王元这一生,也从来未把博士学位当成自己追求的目标。大学毕业后,他把全部心思投入数学研究,首先将解析数论中的筛法用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并证明了命题3+4,1957年又证明了2+3。他证明的2+3表示的是:每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至多两个质数的乘积再加上至多3个质数的乘积。这是中国学者首次在这一研究领域跃居世界领先地位。其成果为国内外有关文献频繁引用。当时王元只有27岁。
“30岁前是一个人最具创新能力的阶段,不要把精力放在去追求学位上,专心去研究些创新的问题,才不枉今生。”王元这样说。
兴趣之重
“我66岁开始练习书法,坚持至今。”王元说,自己这一生,只要是兴趣所及,都肯花费时间刻苦钻研。中学时候,他喜欢看小说,不管多厚的书本,他都要想方设法挤时间看完。后来,他看别人拉二胡,自己也动了心,投入大量时间苦练,又肯动脑筋琢磨技巧,很快成为出色的二胡演奏者。广泛的兴趣,养成他不怕困难和强烈进取的精神。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总比别人学得好。
王元认为,兴趣是激发一个人求知欲望的重要动力。“只有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去做研究,才会不知疲倦、以苦为乐,才会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才会有创新火花迸发。”
独立为要
回忆自己师从华罗庚的岁月,王元说,当时华罗庚在专业研究上从未对他有过任何约束,一直放手让他进行独立自主的研究。在青年时代,能有这样一位老师给予自己充分信任和自由空间,至今仍让王元充满感激:“培育人才要是一直像幼儿园老师一样小心翼翼,肯定出不了创新人才,要敢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
说到这里,王元谈起了自己的学生张寿武。1983年,张寿武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攻读硕士学位。当时,王元认为自己的研究领域经典解析数论已无出路可言,但看中了张寿武的勤勉和悟性,鼓励他自由选择方向。
三年时间里,王元基本没管过张寿武。那要是张寿武有解决不了的专业问题怎么办?“他24小时钻研都没弄明白的问题,我从未研究过怎么会懂?”王元认为,对于创新人才,老师的作用在于引导与点拨,不可能手把手地教。
1986年,张寿武硕士论文答辩时,王元说:“我也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一个字也听不懂,但考虑到你每天很早就来办公室,很用功,这个硕士学位就送给你了。”如今,张寿武已成为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跻身为世界上最出色的华人数学家之一。
“师从华罗庚先生的学生不下百人,但最终获世界数学界认可的人物,不过五六人。”王元说,“这些人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
“自由的环境,专注的研究,才是一个人成才的必由之路。”王元说,“现在的教育,就是条条框框太多,才培育不出创新人才。”
采访当天,王元在参加一个科学家与艺术家交流的聚会。聚会现场,当着欧阳中石等书法大家的面,王元欣然挥毫题字。笔法看似朴拙,但功力自现,引来行家颔首。
“现在有一个倾向,一个单位引进人才首先要看是不是‘海归’、有没有‘博士’学位。那些其实是评价一般人才的标签,真正的创新人才不能看这些。”王元说,“华罗庚是中国最出色的数学家,但他只有初中学历。我是华罗庚先生的学生,也只是本科毕业。”
来源:光明日报2014年12月08日,记者:罗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