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全力打造"森林献县"助推绿色崛起

26.01.2015  12:23

     

      献县以打造森林献县为目标,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造林与管护并重,生态与生财并举,经济林与生态林同步推进”的造林模式。截至目前,该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3%,位居全省平原县第二,先后荣获“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河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十佳县”等荣誉称号。

        一、科学规划,强力推进,全力打造森林献县。一是高标准规划。立足县情实际,编制《献县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0年,建成森林乡镇15个、森林村400个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8%。二是大力度推进。成立由县委书记任政委、政府县长任主任的绿化委员会,每年与各乡镇签订责任状,定目标、定奖惩。三是全社会参与。年均参加义务植树35万人次,植树150万余株。同时,每年拿出60万元,奖励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和个人,在全县营造“人人参与植树造林、人人支持森林献县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创优政策投入机制。一是造林机制。探索出“政府供苗、群众造林”、“大户承包、规模造林”等多种造林模式,坚持“权、贵、利”统一原则,让造林群众吃上“定心丸”。二是奖励机制。对种植10亩以上、300亩以下且验收成活率达到90%以上的,每亩一次性奖励300元。目前,累计培育千亩以上造林大户、规模种植村42个,规模种植面积达13万亩。三是市场机制。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经营模式,建立企业出种苗、林农出林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造林绿化利益联结机制。四是融资机制。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同时搭建林木采伐、流转、抵押和担保平台,为森林献县建设提供充足活力和动力。目前,已累计吸纳社会资金6亿元。

        三、突出重点,打造精品,推进造林提质扩容。打造十大绿化精品工程,构筑起以公园、村庄为“点”、通道为“线”、农田防护林为“网”、万亩大方为“面”的县域立体绿化体系。一是通道绿化工程。在国、省、县级道路两侧各种植宽度在100米以上的绿化带。至2020年,全县道路绿化率达到100%。二是县城绿化工程。大力开展公园绿地、风景林带等附属绿地建设。至2020年,县城公园绿地总面积达到300公顷。三是村镇绿化工程。按照人均3株树标准,率先对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村周围坑塘荒地、房前屋后等大力开展全覆盖绿化。四是园区绿化工程。积极引导企业、工业园区大力实施园区绿化工程。至2020年,全县所有学校、工业园、企业全部达到园林式标准。五是水网水系绿化工程。因地制宜发展水利经济和环水全方位绿化,每年完善、新建堤渠绿化20公里。六是沙荒地绿化工程。重点在西部、北部乡镇积极开展速生林基地和果品基地建设。至2020年,所有沙荒地全部实现绿化。七是生态富民工程。扶持发展苗木花卉、林下经济、经济林产业。至2020年,林下经济面积占比达到25%。八是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对田间机耕道、沟渠两侧等实行全面绿化,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九是旅游观光采摘园建设。至2020年,力争建成1000亩以上的旅游采摘生态园2-3个。十是义务植树工程。积极开展青年林、夫妻林等多主题义务植树活动。至2020年,义务植树建卡率达到98%以上,尽责率达到95%以上。

        四、提高效益,延伸链条,发展成果普惠群众。坚持生态与"生财"并举,把森林献县建设打造成一项强农富民工程。一是做强特色林果产业。扶持壮大沧华园枣业、康宇枣业等一批龙头企业,仅沧华园枣业年加工红枣4万吨,产值9亿元,带动3万余农户增收致富。二是壮大林下经济产业。大力发展以畜牧养殖为主的林下经济,全县林苗一体化面积达到2.3万亩,年增收3000余万元。三是做活土地流转产业。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引导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截至目前,全县造林绿化流转面积达到7.8万亩,惠及4万余群众。(献县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