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民村“创客”带领乡亲一起富

27.08.2015  14:29

在呼伦贝尔阿荣旗音河达斡尔鄂温克民族乡维古奇猎民村,有一位深受当地群众尊敬和爱戴的鄂温克族“贴心人”——杜伟军。他是鄂温克族猎民家庭经济转型的典型代表,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级农机大户、国家级产粮大户,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维古奇猎民村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全村共78户人家,都是放下猎枪不久的鄂温克族。由于地理环境因素,早晚温差大,气温低,适合耕种的作物少,加之从事农业时间短,没有熟练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大部分村民年年歉收,生活一直贫困。这让身为共产党员的退伍军人杜伟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带领乡亲们富起来,过上好日子。

2005年,在扶持少数民族发展政策的支持下,杜伟军经过艰苦创业,一个名叫“山垴”的农牧场正式运营了。他凭借科学化的管理和不断创新的发展理念,走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使农牧场实现了从耕种到收割的机械化、现代化。他钻研科技知识,不断增加科技含量,积极培育适合当地积温条件的早熟高产的当家品种,他加工的黑小麦参加绿博会展销,有机黑麦粉、黑麦米凭着优良的品质迅速走俏市场,远销北京、南京、江苏、安徽等地,被称做“古老原始碾房的味道”,是“大山深处的绿色食品”。

2008年,杜伟军注册了“山垴牌”黑麦米、黑麦面,同时涵盖了农牧场生产的所有农、畜、猎等产品。2009年4月,呼伦贝尔市第一家现代化的鄂温克合作社——阿荣旗山垴黑麦产销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成立。“山垴牌”黑麦,成为山垴农牧场打开消费市场的第一张金字名片。现在,山垴农牧场除自有的3000亩耕地外,还流转了2000亩耕地,建起了粮食储藏库、机械修理部、粮食晾晒场、牛羊野猪和狍舍,固定资产总值已经超过了千万元,年总产值200万元,年产粮食300万斤。

杜伟军致富不忘乡亲,在自己勤劳致富的同时,他先后安置了20多名贫困户就业,年薪8000元保底,额外有奖金,并为他们缴纳了工伤意外保险,全年为雇员及家属免费提供食宿。维古奇猎民村众多猎民参与了山垴农牧场的生产和经营,在农牧场实现了就业,挣上了工资、学习了技术、摆脱了贫困。

为了提高粮食转化率,增加附加值,杜伟军购进了西门塔尔乳肉兼用优质牛和锡盟优质羔羊,经过几年的技术改良和杂交繁殖,使之成为适合本地生长的新品种,还允许周围群众的近300多头牲畜免费到农牧场的草场上放牧和进行品种改良,带动他们走上了农牧结合之路,先后有20多户养起了肉牛、奶牛,生活日益富裕起来。

这些年,杜伟军为贫困群众提供面粉10多万斤,救助贫困大学生5名,救助资金达10万元。为了解决人们出行难的问题,杜伟军个人出资50万元修了两条路,分别为扎兰屯市卧牛河镇新立村到维古奇林场6公里路和维古奇村到山垴农牧场8公里路。

三垴是杜伟军的小名,他用自己名字谐音创建的农牧场惠及了许多群众。为了回报杜伟军,每年都有近20个曾经被帮助过的贫困户,在春耕秋收时节主动来到山垴农牧场帮忙,用他们的话说:三垴是我们的恩人,我们出点力回报他,这是我们的心意!(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