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为贫困地区“造血”

06.12.2015  16:24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发展增收项目 强壮内生动力

 

  打好脱贫攻坚战

 

  在扶贫开发过程中,我市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扶贫攻坚工作的着力点,有效克服短期脱贫现象,为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近年来,我市4个国家级贫困县按照农民股份合作制经济、现代农业园区、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家庭手工业等四个专项发展规划,通过山区农业综合开发、股份合作制经济、家庭手工业等方式发展脱贫增收项目,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同时,我市鼓励支持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互助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壮大富民产业,增强内生动力。积极推广和完善平山“葫芦峪”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农民的“五位一体”股份合作经营模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制。

 

  “万亩核桃富一乡,千亩核桃富一庄,家有百棵核桃树,脱贫致富奔小康”。核桃产业目前已经成为赞皇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撑。热火朝天的万亩优质核桃基地建设,蓬勃发展的核桃加工产业,将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共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赞皇县定于2016年年底前脱贫出列,要想富起来,实现小康,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三级跳,这就必须依靠优势,找准路径。该县采取三无偿、四配套、五协调政策,激励群众植树。除此之外,赞皇县还成立果木技术专业队伍,对特困户、缺少劳动力的农户进行帮扶。“今年的收成真不错,这都要感谢扶贫部门对俺们的帮助。”村民赵玉柱承包的核桃树位于龙门乡的万亩核桃种植区。他告诉记者,他们村家家户户都种核桃树,多的十几亩,少的也有五六亩。“这遍地的核桃树是俺们老百姓的摇钱树,俺家的十几亩核桃树基本都到了盛果期,平均一亩地就能收入5000元,比以前种花生和红薯强多了。”

 

  强有力的产业带动,使村民逐步脱贫走向富裕。西江洞村2015年之前是赞皇县的贫困村之一,村支书于建英告诉记者:“这要感谢扶贫部门的产业帮扶,帮村里搞起了蓝莓种植,还建起了合作社,使俺们村摘掉了戴了几十年的‘穷帽子’。”

 

  目前西江洞村蓝莓种植规模已达到50亩,种植品种近10个,成为河北省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为老百姓培育出产业来,我们不仅明年就能脱离贫困,还能多年稳定致富。”合作社负责人郝增义说。

 

  产业扶贫正在我市因地制宜、遍地开花。行唐县万里村,在县扶贫部门的帮助下成立了股份合作制的合作社,大部分贫困户自愿入股,建大棚发展香菇种植,实现了稳定脱贫。

 

  在灵寿县,充分发掘食用菌种植这一传统产业,全县扶持和带动了万余名贫困人口参与到这一产业中来,形成了“村村是工厂,户户是车间”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