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四个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2.0版”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要保持先发优势

22.04.2015  12:24

昨天公布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披露了上海自贸区一系列重大改革动向。“2.0版”上海自贸区的空间范围拓展至120.72平方公里,涵盖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张江高科技片区。
  以“开放度最高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园区”为发展目标,上海自贸区将“继续积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深化完善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金融贸易、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等重点功能承载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政府职能转变措施呈现新亮点
  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要保持先发优势,离不开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深入推进。《方案》明确了上海自贸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应用、加强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应用、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制度、完善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健全国家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协助工作机制等。
  不少专家表示,此次上海又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任务,令人眼前一亮,包括健全综合执法体系、推动产业预警制度创新、推动信息公开制度创新、推动公平竞争制度创新、推动权益保护制度创新、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等。
  针对“推动产业预警制度创新”,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秘书长尹晨表示,这是与开放市场环境相匹配的全新课题,涉及到一旦发生产能过剩的情况,或者是出现竞争加剧时,政府应当如何对企业做出相应的产业预警。
  “上海自贸区进入2.0版,各大片区可以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载体支持和功能拓展。”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建议,扩区后的上海自贸区建立以企业信誉评级制度为核心的差别化监管制度,以监管效率与企业诚信相结合,监管方式积极采取数据监管新模式;同时建立常态化的绿色通道申请制度,加快特殊企业和货物的通关速度,扩大准入,逐步消除投资壁垒,及时发布更清晰和明确的相关监管法律法规,让公众有章可循,也提高监管的透明度。
  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深度联动
  在不少专家学者眼中,金融制度创新是上海自贸区保持先发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此次《方案》在推进金融制度创新方面明确,“加大金融创新开放力度,加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
  “建设自贸试验区核心的任务,就是坚持制度创新。”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表示,上海自贸区作为改革开放的高地,要发挥高端作用,在金融体制和国际金融方面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支持。他建议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全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国内准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全球银行间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可以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有助于促进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对于上海自贸区的扩区,不少金融机构也早已摩拳擦掌,积极投身于“金融改革3.0”版之中。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相关负责人指出,上海自贸区三个新拓片区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硬件设施,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都非常完备。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一方面自贸区的客户将会成倍扩大,区内还将集聚更多优质企业;另一方面,扩区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以及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功能和要素将进一步集聚,为配套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广阔空间。
  以高开放度吸引全球创新人才
  肖林表示,上海自贸区应探索建立与四个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联动机制,推进创新要素新兴产业集聚,加快创新科技的核心区建设。事实上,人才自然是一大关键的创新要素。值得关注的是,《方案》在加强法制和政策保障中,提出“探索适应企业国际化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服务体系和国际人才流动通行制度。完善创新人才集聚和培育机制,支持中外合作人才培训项目发展,加大对海外人才服务力度,提高境内外人员出入境、外籍人员签证和居留、就业许可、驾照申领等事项办理的便利化程度。
  “凡事有改变才会进步,我们乐观其成。”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贝克·麦坚时上海代表处合伙人阮振宇告诉记者,上海自贸区的扩容对于很多外资企业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我们有不少客户早已在张江、金桥和陆家嘴设有自己的公司,他们都非常希望早日能享受到自贸区制度创新的诸多成果,包括自由贸易账户、贸易便利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