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 “麦客”忙碌在田间

13.06.2014  10:58

图为胡勇超驾驶着联合收割机在地里忙碌。 本报记者 赵元君 摄

本报记者 赵元君

麦收正忙,“麦客”这一古老职业依旧在延续,只是他们的镰刀已经换成了收割机。公路上成群结队的“麦客们”,驾驶着收割机,前往一个又一个收麦点忙碌着。在雨季来临之前,他们要抢着帮一家又一家完成麦收工作。

胡勇超、胡超勇兄弟,藁城南刘村人,他俩可以说是一对儿职业“麦客”,虽然刚过30岁,但他们从事这个职业已经七年了。每年6月,他们都会开上自家的联合收割机,到周围各县收割小麦。5天前,他们刚刚从宁晋县回来,还没顾上喘口气,就又有人找上了门来。

凌晨5时,胡勇超兄弟俩从床上爬了起来,匆忙吃了口早餐,两人就来到了田里。这位农户是一位老客户,简单交流了几句,双方就议定了价格。因为工作强度太大,兄弟俩需要交替驾驶,哥哥胡勇超首先登上了收割机。驾驶室很窄小,随着机器的发动,里面的温度迅速升高,虽然有电扇,可记者还是感觉热风扑面,不一会儿工夫就已是汗流浃背。“这里面的温度可是高达50℃,一般人是受不了的。”可能是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环境,胡勇超的口气显得很轻松。

随着收割机开进麦田,颗粒饱满的麦穗纷纷被收割机前端的拔禾轮割了下来,而收割机的后面则不停地喷出打碎的秸秆。弟弟胡超勇告诉记者,现在的联合收割机可以同时完成收割和脱粒的工作,拔禾轮将麦穗割下之后,会送入滚筒内打碎,筛出的麦粒被送进仓内,打碎的秸秆则即时排出。短短一会儿工夫,收割机舱内的麦粒就存满了,一辆三轮车来到收割机旁,随着胡勇超打开仓门,金黄色的麦粒如瀑布一般倾泻而出。看着一颗颗饱满的麦粒,胡勇超兄弟俩和农户脸上的笑容格外舒展。

现在收麦子方便多了,几乎瞬间就能完成所有的程序!”胡超勇说,在以前镰刀收割的年代,人们要将割下的麦子摊在麦场中,再用牲口拉着碾子压,压碎的麦子还要经过扬,将麦粒与皮儿分离,最后才能获得麦粒。而现在联合收割机很快就能完成这一切。“以前我父亲用镰刀割麦子的时候,忙活一天才能收两亩地,身上还经常被麦芒扎得尽是血点,从收割到最后,整整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回忆起从前的日子,弟弟胡超勇感慨地说道。记者测算了一下,驾驶收割机的哥哥胡勇超一个来回就能收割一亩地的麦子,整个过程仅需10分钟。

11时许,哥哥胡勇超和弟弟换了班,浑身都被汗水浸透的他用凉水洗了把脸后,坐在田边喘起了粗气。指着一片收割后的麦地,胡勇超对记者说,这块地,马上就会种上玉米,地里面的麦茬不用管,当玉米发芽之后就会将其自动顶开,这些麦茬还能起到抑制杂草的作用,可以说物尽其用,一点儿都没有浪费。

从收麦子到种玉米,全程都由机械化完成!”胡勇超说,收好的麦子他们会送到农户的家中,玉米播种也都由播种机完成,可以说现在只要农民躺在家里一个电话,就能完成从麦收到播种的全过程。

午后,骄阳似火,胡勇超兄弟俩也歇了下来,因为下午还要继续干活,他们的午饭就在地头简单解决了。据统计,兄弟俩一上午足足收割了40多亩小麦,这在镰刀收割年代是根本不敢想象的数字。

胡勇超告诉记者,他们家几代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2007年,家里凑钱购买了这台联合收割机,从此兄弟俩成了职业“麦客”,每年麦收季节,他们都会辗转于周边各县,因为麦收通常只有一个星期,所以这段时间他们都非常忙碌,每天5点起床干活,直到深夜才能收工,赶上活多的时候,甚至通宵都得在地里忙活。

去年,他们加入了县里新成立的农机合作社,不用出钱,社里会为他们提供维修、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对此,他们很是满意:“这些年,一年比一年好,我们这活干得也高兴!”话语中,兄弟俩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采访手记

记得小时候在乡下,每年麦收时长辈们都会全家动员,拿着镰刀在地里一蹲就是一整天,一天下来,累得连胳膊都抬不起来,整个麦收期紧张得就像打仗。

如今,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当年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就像胡勇超所说,“躺在家里一觉醒来,农民们就能看到麦粒已经堆在了院子里。”以后,大范围人力作业的场面可能只会留在老人们的记忆中了,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每一位农民希望看到的结果。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