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7·19”灾后重建引来沧桑巨变

20.07.2017  10:11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2016年7月19日,一场历史罕见的持续强降雨席卷我市,井陉县、平山县、赞皇县、灵寿县、矿区等地出现严重灾情。乡村数不清的房屋倒塌、成片的农作物被毁、近70万群众受灾、3万余人紧急转移。

洪灾留给我们这座城市的,既是一段悲壮的历史,更是一个伟大的开端。2017年7月18日,时隔一年后,记者再次回访井陉、平山等地重灾区发现,一个个曾备受重创的村庄,在废墟上建起了美丽新家园;一个个坚强的生命,在经受苦难洗礼后重塑信念奔小康……

洪水冲毁了我们的家园,却冲不垮我们的精神。”灾难面前,燕赵儿女只会愈挫愈勇,更加团结;灾后重建,燕赵儿女更是砥砺奋进,勇往直前。

冲塌旧屋变新屋 村民致富信心足

7月18日,记者走进井陉县辛庄乡董家庄村。这个曾在“7·19”洪灾变成废墟的小山村,如今,街道铺上了柏油路面、装上了全新的太阳能路灯,还筑起了800多米的穿村行洪河道。

走进村民程理家遭受洪灾后当时被鉴定为D级危房的小院,曾经倒塌的三间旧屋已建成了新房,屋内摆放着各种家具及家电。程理正和老伴儿坐在屋里包着饺子。“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如今咱们小街小巷都硬化了,门前泥土地也铺上了砖、建了花池。”程理笑着说道。

在村民吕春萍的小商店内,她正在电脑前敲打着键盘订货。“俺这个店是村里的电子商务服务站,老百姓要啥货通过网络就可以远程订货,现在的小生意干得有声有色。”吕春萍说,她原来的商店被洪水冲走了,这间商店是县商务局扶持建立起来的,她要借着电子商务的平台重新把生意做起来,弥补受灾的损失,重新致富奔小康。

灾后重建的一年里,我市坚持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推进重建工作顺利开展。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9525户水毁住房,已完工9430户,剩余95户全部为D级异地迁建,预计8月底前全部完工。

崭新校舍拔地起 孩童入学心不忧

在异地新建的小作小学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崭新的四层教学楼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咱们抓紧干,9月1日开学,一定要让孩子们搬进新楼来上课。”正在带领工人施工的郎占林说,他就是小作村人,能亲手参与小学的建设,他感到很荣幸,干起活特别有劲,常常加班干,就是为了能让孩子们早点搬进这所现代化的新校舍。

井陉县教育局校安办主任马改明介绍,“7·19”洪灾发生后,小作小学原址的教学楼地基出现沉陷,楼板出现多处裂痕,墙体开裂,楼顶漏水,功能室破坏严重,教学楼经鉴定为C级危房。由于损毁严重,县教育局决定:将小作小学进行异地重建。眼前的这所新学校,占地17亩,建筑面积3400.48平方米,8月25日前将会全部投入使用。学校建成后,可容纳12个教学班,在校生可达500余名。

而在平山县古月小学,记者看到崭新明亮的教室不仅换了新的灯、电扇、暖气、桌椅、黑板,而且每间教室都新增了多媒体教学用的投影仪。新改建了多媒体教室,去年被冲毁淹没的实验室设施也全部更新。副校长荣林林说,今年2月13日新校舍启用,开学后,陆续有550多名学生返校上课。今年暑假开学后,1至4年级将进行扩招,届时预计全校学生达到600余人。

在2016年“7·19”特大洪水灾害中,我市306所学校幼儿园受灾。目前,已完工291所,剩余15所已全部开工建设,计划8月25日前全部完工。

卫生室里设备全 乡亲看病很方便

农村医疗卫生,事关老百姓的生活。在井陉县小作镇赵西岭村卫生室,曾经被洪水彻底冲垮的卫生室已经焕然一新。干净整洁的病房、药品摆放整齐的库房、医疗器械齐全的诊室,让记者眼前一亮。

诊室内,村医许志丽正给村民张吉平量血压。张吉平说,真没想到,卫生室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重建起来,更没有想到,药品、医疗器械能这么快一下子配全。“面积大了、环境好了、安全性高了,乡亲们更方便了。”张吉平说道。

在董家庄村的卫生室内,身穿白大褂的村医程拉成,正检查着器械室内的各种医疗器械。程拉成说,洪灾后,卫生室进了水,但很快县里就来了专业的服务队,不仅给村民们开展了灾后防疫工作,还带来了设备,重新让卫生室恢复了正常。

井陉县卫计局局长王霞说,“7·19”洪灾导致该县104个医疗卫生机构受灾较重,其中,需要就地修缮的有92个,需原址重建的有7个,需异地新建的有5个。为此,县卫计局组建了恢复重建办公室,从业务方面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安全施工,尽快恢复其服务功能。今年6月底,全县104个受灾的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按期完成修缮和新建任务。

记者从市重建办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重建任务已全部完成。(记者 岳金宏 董 昌)

责任编辑:王春红
“7·19”受损医疗卫生计生机构 9月底前全部投入使用
  7月12日,记者从省卫生计生委获悉,截至6月底,省卫生计生委承担的818个受损医疗卫生计生机构重建项目已竣工807个,完成投资6088.中国新闻社河北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