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条款潜规则频出 汽车保养业未来何去何从?
“买得起,养不起”一直是部分车主最头疼的问题,在竞争激烈的车市中,经销商赔本卖车的现象屡见不鲜,“霸王条款”和“潜规则”频出的售后保养反而成了汽车市场的一块“肥肉”。汽车保养行业乱象丛生,未来何去何从?
随着人们对汽车消费观念的提升,“三分修、七分养,以养代修”的观念逐渐被大家认可,汽车保养,作为汽车生产厂商唯一要求定期维护项目,预计到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然而,让车主在汽车保养环节消费得明白、放心,却并不容易做到。车主赵先生就说了自己的担忧,“这4S店规定,在质保期内,如果在外面保养的话,如果有什么问题,他就不保修了,我觉得在这保养价高,是因为它老是加一些其他的东西,咱也不懂,他说加对车好,咱们就加吧。出了质保期到外面倒是挺便宜保养但是不放心,但是在4S店保养太贵。”
会开车并不意味着会修车,因为汽车修理、养护知识的匮乏,车主只能靠修理员对车况进行了解。然而车况是否如修理员所说,也只能是凭“良心”二字了。汽车保养业内人士徐凯对记者说,汽车保养、修理行业的潜规则普遍存在,消费者很容易吃亏,“整个行业从大店到小店,从厂家到底端的从业者,潜规则都在形成,你比如说,假冒伪劣的、技术不规范的、过度消费的、恐吓式营销的,这个几乎在这个行业普遍存在。”
201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投诉总数是12463件,比2013年同比增长29.2%。其中,质量、合同和售后服务的投诉量占到八成多。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张德志向记者透露的这一组数据,从侧面反映出因为汽车保养、维修从业门槛相对较低,整个行业仍处在较为混乱的探索阶段,“维修服务领域来讲的话,价格的不透明,维修质量、技术标准的不公开,消费者实际处于信息不对称、不明确(的地位),致使消费者权益受损。”
近日(9月18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等部委相关单位参与审批的《关于征求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实施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制度”,并允许授权配件经销企业、授权维修企业转售原厂配件,希望通过此举来“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百顺汽车快保连锁总部总经理刘涌杰认为,通过鼓励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汽车经销商将面临来自维修厂和维修连锁企业的直接竞争,转型在所难免,“放开规模之后完成低价就非常简单了,都是规模集采,然后各店统配,这样我们提供给消费者的都是性价比最高的东西,快捷、低价,做高度市场化,高度顾客监制的一个消费品牌。”(河北电台记者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