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荆各庄矿转型成功 职工无一因资源枯竭下岗
开滦荆各庄矿成为全省首个由煤矿转型而成的矿业工程服务公司,4000余名在册职工无一因资源枯竭下岗,收入稳步提升
河北网讯(河北日报、河北网记者许卫兵)日前,手捧刚刚领到的营业执照,开滦荆各庄矿矿长王学俊感慨万千。这个几年前因资源枯竭而被宣判“死刑”的煤矿,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开滦集团矿业工程服务公司”。依靠投身生产性服务业,荆各庄矿不仅没有因资源枯竭而让一个工人下岗,反而重现生机,经营指标逐年上升。
荆各庄矿拥有辉煌的历史,曾作为全国吨煤工资承包试点企业,率先打破分配制度“大锅饭”,成为全国煤炭行业的明星。然而,历经30多年的开采,在为国家贡献了近6000万吨原煤后,荆各庄矿失去了往日的光彩。2010年,因可采储量严重不足,荆各庄矿被列入关闭计划,走向了生命的倒计时。
如果听任矿井关闭,那4000余名在册职工怎么办?这些职工离开了煤矿,就像鱼儿离开了水,谋生都成问题。
面对生死考验,荆各庄矿把目光投向了一个永不枯竭的“矿藏”——作为百年开滦的核心企业,荆各庄矿在煤矿开采、管理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能不能依托这种优势,进军生产服务业,闯出一条生路?
2010年,带着技术团队,王学俊来到了内蒙古最西端的煤海——阿拉善盟。一路上,一行人心里五味杂陈:这是开拓市场的第一步,谁心里都没有底。没想到,荆各庄矿的技术团队大获成功,很快与当地煤矿签署了技术服务协议。凯旋的路上,王学俊的心情轻松起来,荆各庄矿发展矿业工程服务业的思路也更明晰了。
“赢得市场的青睐,我们靠的是实力。”荆各庄矿工会主席贾树海说。两年前,荆各庄矿整体托管了山西红沙岗煤矿。由于地质条件复杂,该矿投产几年后仍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荆各庄矿派出了60多人组成的技术团队,仅用1年时间就让红沙岗煤矿达到了月产原煤10万吨的水平。对此,红沙岗煤矿技术人员直竖大拇指。
为了适应转型的需求,荆各庄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精简机关部室管理人员的基础上,组建了掘进、回采等10余个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成立了工程技术服务中心。
“如今,我们的矿业工程服务团队已在全国主要产煤区叫响。”指着墙上的地图,王学俊逐一道来:在山西、甘肃、内蒙古等地,荆各庄矿已与10余个煤矿签署了矿业工程合作合同,打出了品牌。为支持荆各庄矿开拓市场,开滦因势利导,把荆各庄矿整体改建成开滦集团矿业工程服务公司,成为全省首个由煤矿转型而成的矿业工程服务公司。
放下资源依赖的“泥饭碗”,捧起转型创新的“金饭碗”。今年上半年,在全国七成以上煤矿亏损的背景下,荆各庄矿从矿业工程服务市场拿回了5000多万元的营业收入,实现利润300余万元,职工收入也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