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乡风情扑面来——宽城西岔沟村印记
宽城满族自治县西岔沟村。河北日报记者耿辉摄
西岔沟名片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青砖院墙,灰瓦门楼;斑吉柱,福禄台,八旗图。
全国生态文化村:山野青翠,森林覆盖率达86%;特色浓郁的满族八大碗,风情豪放的满族大秧歌。
河北日报记者杨倩 李建成 通讯员刘金劼
群山环抱,云雾缭绕。恬静山谷中,红顶房星星点点,灰顶屋隐隐约约。这就是坐落于鸭嘴山下的宽城满族自治县西岔沟村。
蜿蜒的道路在浓浓的绿中延伸,两侧树林茂密,内侧是成行的冬青,外侧是顺山坡而上的成片板栗树,中间还夹杂着金黄色的金叶榆。
村口处,8根高大的朱红盘龙柱呈八字形向两侧分列。与盘龙柱相对的,是一座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影壁,八旗图案装饰其间。一眼望去,便知是个满族村寨。
走进村子,路边少有的一小块儿平地,是个形似满族吉祥物“如意”的小游园。园子不大,倒很精致。几根斑吉(满语)柱上刻有象征风雨雷电的图腾,暗含村民祈求风调雨顺的心愿。未经雕琢的石头,看似不经意地蹲在游园一角,平添了些许山乡野趣。
山村的路虽然起伏弯曲,却也整洁顺畅。道路两侧的农舍依山而建,高低错落。院墙由青砖垒砌,坡屋顶上排列着一片片灰瓦,典型的满族建筑风格。
走在路上,该村党支部书记陈玉富介绍,原先这路坑坑洼洼的,也比较脏乱,房子样式也缺乏特色。从2014年起,在承德市民宗局和县财政局的帮扶下,村里开始组织村民清理垃圾、拆除烂墙,对民宅进行了满族风格的改造,拓宽硬化了村里的道路,还建起了20个垃圾池,在清理掉垃圾的地方种上了花草。
村中心是民族广场。早先这里是三四米深的臭水沟、垃圾坑。2014年,村里对其进行了清理改造,修建了200多米长的过水涵洞,依地势建起了2000多平方米的三层阶梯式广场,周边种上了各种花木。
广场中间是一高大的索伦杆,广场一侧是满族箭靶雕塑,以及迎风猎猎的代表满族八旗的黄、红、蓝、白色旗帜,仿古宫灯依序排列。广场另一侧村委会楼前的围墙上,描绘着有关满族起源及历史进程的乌鸦救主、皇太极改汗称帝等神话传说、历史事件。每一处均彰显着满族特有的历史文化元素。
广场附近的民居墙体上,以剪纸形式绘着满族婚嫁风俗的热闹场景。陈玉富说,全村有481户,八成多是满族。2014年,西岔沟村获评为中国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离开广场,沿路上山。行至半山腰,一座颜色艳丽的福禄台出现在眼前。福禄台基座四周,绘有虎、鹿、海东青等满族文化中富有代表性的动物图案。福禄台中间为高达6米的“红苹果”,象征着林果丰收;周边围绕着19根满族斑吉柱,柱上刻着乌鸦、野猪、蟒蛇等动物或半人半兽图案。
“这些都是氏族信奉的图腾。”陈玉富说,以前村子穷,没心思、没实力干别的,很多满族传统风俗文化几乎都丢掉了。如今大伙儿靠种果树赚了钱,开始琢磨着传承民族文化了。“老祖宗传下的好东西不能丢,这是民族的根和魂。”
站在福禄台旁,放眼望去,满山都是果树。陈玉富指着山坡说:“村里山场广阔,土质、坡向都适合种苹果树。”过去技术和管理都跟不上,苹果个小、质差,卖不上价,多数人放弃果园外出打工。后来在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的指导帮助下,村里的苹果产业又恢复发展壮大了起来,村里还注册了“硒富”牌商标,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每到收获季节,北京、天津、内蒙古的客户都排队来拉苹果。现在村里村外、山上山下都是树,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6%,2015年村子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从去年开始,西岔沟村每年春季都举办以“赏苹果花开,走满乡村寨”为主题的赏花节。赏花节期间,村里还组织文艺队伍跳起具有满族风情的大秧歌,吸引了北京、天津、承德的众多客人。
许多村民也借机搞起了满家游,有的对房子进行了改造,有的新盖了满族建筑风格的青砖灰瓦客房。“游客来了,可以吃满族八大碗,住满族特色民居,看满族文艺表演。咱得想着法子,把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生态文化村的金字招牌叫得更响亮。”陈玉富说。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