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大数据审计跑出“加速度”
被审计单位数量从10余家增加到190余家,参审人员从全局投入精简到20余名;审计领域从单纯的财政、财务数据延伸到业务、专项等多个领域,现场审计时间却从一个多月缩短到不足一个月……近年来,湖南省湘潭市审计部门通过聚焦金审工程、搭建数字化平台、实行审计“双报告”等举措,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大数据审计品牌效应逐步显现,跃居全省前列。
早在2012年,该市就开启了金审工程建设,通过“一拖五”模式,分期分批完成金审工程各项目建设。期间,先后筹集专项建设资金1500余万元,重点建设了审计管理系统(OA)、数字化审计平台、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审计结果分析系统和审计档案管理系统等五大数据应用系统,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和省、市、县三级审计网络联通,在全省率先搭建了“一阵四化”大数据审计平台,并自主设计了审计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去年5月,该市争取1300多万元资金,率先在全省启动“金审三期工程”建设。届时,审计大数据综合分析能力将显著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将大幅提升。
大数据审计最为核心的是数据,该市审计部门自主设立了‘四库两表’数据结构体系,率先在全省建立被审单位向审计部门定期报送数据制度。为推动大数据审计的实际运用,2016年开始,该市在全省率先实行“双报告”模式,在对市本级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全市医保基金审计等项目中,均同步出具了数字化审计专题报告,为指导、推动大数据审计应用找到了自己的经验和模式。3年来,该市审计机关还向上级审计机关报送计算机审计应用成果91篇,获奖84篇,其中获优秀奖26篇,市审计局提交的《大数据审计“四环连扣”,唱响审计全覆盖“五字新曲”》,由省审计厅作为大数据审计先进材料推荐至审计署,入围全国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如今,随着审计与财政、住房公积金、社保、税务等重点部门实现数据互通,大数据审计在财政同级审、医保基金审计、安居工程审计等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基本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如在今年的扶贫资金审计中,该市审计部门充分运用大数据审计平台,对户籍信息数据等进行分析比对,帮助相关部门清理和标识出不符合政策14000余人,新识别及自然增加享受政策8000余人,确保了贫困户建档立卡质量;在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中,经“集中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四个环节,通过查询型分析、挖掘型分析、验证型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发现初始疑点线索6万至8万条,经反复校验锁定约3000条有效疑点,再经各单位自查自纠和审计人员重点核查30家左右单位,共发现违纪违规问题共7大类31项,涉及违规金额2.16亿元,下达审计移送处理意见书2份,下达审计督促整改通知书26份,出具了近20份数字化审计专题报告,得到了市委、政府和人大的充分肯定。(王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