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推进贯通融合 凝聚监督合力
省审计厅:让贯通协作的渠道更加顺畅
湖北省印发《关于推进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高效的实施办法》,省委审计办、省审计厅站在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的政治高度,推进三类监督贯通融合高效,织密“目标同向、问题同答”监督网。加强会商协商,在制定年度项目计划时,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开展专项审计、行业性审计时,与纪检监察机关、巡视巡察机构会商审计重点。加强力量统筹,近三年选派50多名优秀审计人员参加纪检监察和巡视工作,及时协助提供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委巡视办商请查询、调取的审计项目档案资料。坚持依法审计,深化研究型审计、大数据审计,深入揭示重大违纪违法违规问题和体制机制性障碍,以“经济体检”助力“政治体检”。加强系统治理协作配合,参与“建立健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重点改革项目,研究设立审计监督评价体系,为湖北政治生态精准画像提供支撑。厅党组与驻厅纪检监察组连续4年按季召开联席会议,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形成共建共抓合力。
随州:探索深化“审计+其他监督”贯通融合有效路径
随州市审计局先后联合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办、市检察院出台《关于加强全市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作实施办法》《关于建立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等,形成“查、追、改、治”同向发力的联动链条,推动构建同频共振、相互支撑、衔接顺畅、配合高效的大监督格局。联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审计问题整改专项督导,与市纪委监委联合下达审计整改通知书,督促各被审计单位共采纳审计建议115条,制定整改措施104项,健全完善制度86项。
潜江:推进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双融合、三贯通
潜江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报告制度的决定》,增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审计及整改工作的监督力度。决定从坚持党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领导、完善审计工作报告内容、严格落实审计整改责任、明确审计整改报告的程序、规范审计整改报告内容、加强对审计整改的跟踪监督、开展审计整改报告满意度测评、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等八个方面,明确审计整改工作的内容、程序和要求。审计部门主动征求人大意见,聚焦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关注重点项目、重大支出列出审计项目,建立审计项目库;主动征询人大代表关切、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纳入当年审计项目计划。人大全程深度参与监督,共同拟定审计实施方案,确定审计项目目标和重点内容。人大发挥监督权威性,制定整改目标;审计部门针对审计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十堰市张湾区:实施“纪巡审”联动
十堰市张湾区审计局加强与区纪检监察部门和巡察部门沟通对接,建立《张湾区“纪巡审”联席工作机制(试行)》,通过三方联动,分工协作,助推纪检巡察监督提质增效,审计成果综合运用。审前互通,通过联席会商,合理调配“纪巡审”三方力量,共同谋划年度项目。审计和巡察进点前同步沟通项目单位党风廉政情况、政治生态、审计整改、巡察整改情况,在相互印证中细化审计实施方案和巡察工作方案,提高监督质效。审中协同,审计人员全程参与巡察工作,配合调阅财务及其他资料,充分运用前期审计成果。审计项目进点后,审计组结合派驻纪检组和巡察部门反馈的监督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审计调查。审后共享,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作为巡察监督重点内容,将审计整改中需要长期整改和体制机制类短板问题列入派驻纪检组跟踪监督重点,定期开展督办检查。
沙洋:出台办法强化联动
沙洋县纪委监委、县委审计办、县审计局、县委巡察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高效的实施办法》,加强党对监督工作的领导,优化流程畅通渠道,强化全过程协作配合,通过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4个方面12项措施,深化“三类监督”在管党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重要作用。由县纪委监委牵头成立“三类监督”议事协调机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重要事项或重大问题。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充分征求纪检监察、巡察、组织人事等部门的意见建议,经县委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加大整改跟踪督办力度,对审计整改不力或整改效果较差的,提请县纪委监委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