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创新发展理念 形成中国制造新优势

31.07.2017  11:31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王祺扬

编者按: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7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深入研讨大力振兴制造业、着力提高工业通信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思路举措。河北、辽宁、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广东、海南、重庆、甘肃等10省市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就各地振兴制造业的做法作了重点发言。本报陆续摘登发言的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湖北是老工业基地,工业经济大而不强,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关键期。湖北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产业提档升级,实现发展方式由速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进湖北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转型。

创新工业发展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树立以下四种观念:

一是以发展为先,以实力为要。坚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将振兴实体经济作为突出任务,将制造强省建设作为关键任务,出台新经济“16条”、传统产业改造升级“15条”,滚动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巩固提升传统产业整体能级;聚焦十大重点领域,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2016年,全省工业主营收入超过4.5万亿元、居全国第7位;制造业增加值1.2万亿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

二是以创新为先,以质效为要。坚持把创新摆在工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支持创新平台建设,深入推进“三品”行动,实施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工程。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战略联盟、双创示范基地分别达到3个、14个、50个、17个。2016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5500亿元,增长13.9%;国抽产品合格率达92.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三是以改革为先,以开放为要。抢抓“窗口期”机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革开放促要素优配、结构调整。更加坚决“”,未来3年将关停全部煤矿企业。更大力度“”,出台振兴实体经济“32条”,两年为企业减负1800亿元。更高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统筹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自贸区建设。2016年,来鄂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257家,全省非金融类对外实际投资额同比增长75.8%。

四是以市场为先,以环境为要。坚持将营商环境的营造作为支持企业发展的关键,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作为抓手。出台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指导意见、民营经济“18条”、减负降费“32条”等,推进放管服改革,为企业壮大和制造业振兴培植沃土。

重点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基础,“”是目标,既要稳中求进,更要务实进取。牢牢抓住扩大工业有效投资这个“定海神针”,紧盯消费、产业、技术和品质升级,谋划推进存储芯片、航空航天、智能网联汽车等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布局开建,努力实现结构改革与工业增长互促发展。推动建立工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快重大产业项目谋划,加大专项资金、引导基金支持,加强分析调度、督办考核和通报约谈,确保工业投资达到总投资的40%以上、制造业投资占90%以上、民营投资占85%以上。2016年,全省完成工业投资1.2万亿元;高新产业投资增长18.4%,高于全省投资增速5.3个百分点。

二是盘活存量和优化增量的关系。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布局建设15~20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形成以创新为纽带,新旧动能互促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做到坚定不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夯实基础和底盘;坚定不移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坚定不移孵化新兴产业,争取在若干领域实现革命性、颠覆性突破。“十二五”湖北高新制造业占工业比重从27.1%上升到38.9%。

三是制造业与互联网的关系。加快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抓好600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和50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加快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融合,以电子商务、“双创”平台、楚天云等工业云平台为纽带,推动传统企业发展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争创国家软件名城,打造设计之都,实现向“制造+服务”转型升级。2016年,湖北工业设计企业达500多家,软件业收入跃升到1600亿元左右,是2010年的10倍。

四是“顶天立地”与“铺开盖地”的关系。坚持做强龙头企业与做多中小企业共进,支持企业战略合作和兼并重组,打造“产业旗舰”。实施专精特新工程,培育1000个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坚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前瞻布局新兴产业齐抓,一手打造20个千亿元产业、10个5000亿元产业、3个万亿元产业,一手超前谋划3D打印、车联网、工业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坚持推进市县域经济错位发展,注重“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产业集群和产业新城建设,推动形成“一主两副多极”协调发展格局。

保持定力、久久为功

一要更大力度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建议尽快出台网络强国建设纲领性文件,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制造强国建设“统筹规划、政策聚合、量化考核”的权威、协同、高效推进组织实施机制,真正将纲要转为计划、计划转为方案、方案转为行动。

二要更大力度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议工信部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抓手和平台,进一步加强对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工作的统筹谋划推进,阶段化、分产业、跨区域细化、实化对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设立标准,探索部省合作建设机制,完善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的产业创新体系,协调加大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新软件首版次及延长并固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创新政策支持力度,着力突破一批基础关键核心技术,以产业创新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三要更大力度推进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建议工信部加快推动建立以工业产品质量为核心的、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目标考核、统计指标和信用评价体系,发挥军民融合优势,推进工业强基,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加强企校合作培育高端创新人才和职业工匠人才,抢占先机制定标准,重点加强专利保护,加快形成以质量品牌为标识的中国制造竞争新优势。

海南:推进两化融合 加快发展特色先进制造业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 韩勇 《中国制造2工业和信息化厅
广东:振兴实体经济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涂高坤 制造业工业和信息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