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探访“世遗福地”清西陵:感受清代皇家陵墓群的文化印记
中新网保定7月26日电 题:夏日探访“世遗福地”清西陵:感受清代皇家陵墓群的文化印记
作者郝烨 吕子豪
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县城驱车西北行十余公里,就到了坐落在永宁山南麓的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清西陵是我国距今最近、保存最完整、建筑品类最齐全、历史原真性最突出的清代皇家陵墓群。炎炎夏日,走进清西陵,留存的遗址矗立在山川间,仿佛穿越了百年时空,愈显神秘。
图为清西陵。张兰生摄清西陵营建于1730年至1915年,其间185年,相继建成了皇帝陵4座、皇后陵3座、妃园寝3座、亲王园寝2座、公主园寝及阿哥园寝各1座,共计14座陵寝。形成了以14座陵寝为核心以及寺庙、行宫、营房等建筑为附属,单体建筑多达432座,兆域覆盖800平方公里的皇家陵园。
由于无可争议的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清西陵于1961年首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荣膺国家5A级景区。
踱入清西陵第一陵——泰陵,一座汉白玉五孔石拱桥卧波于易水河之上,它是泰陵引导建筑序列的开端。登桥而观,桥下河水潺潺,鱼虾畅游,莲荷争艳,水鸟嬉戏;桥上白云当空,惠风拂面;桥前松涛阵阵,楼殿巍峨,永宁横亘,远山如黛。
图为清西陵泰陵汉白玉五孔石拱桥。赵兴坤摄清西陵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杜阳介绍称,泰陵是雍正皇帝的陵墓,以一条长2500米的神道为中轴,将由南向北之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圣德神功碑楼、七孔石拱桥、石像生、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和宝顶等70余座单体建筑贯穿。如登泰陵明楼远眺,陵区座座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掩映在苍松翠海之中,既雄奇壮丽,又清幽典雅。
杜阳介绍称,清西陵的选址、设计和营建,严格在中国古代的风水理论指导下进行,选址在永宁山下、易水河畔的宽阔谷地,可谓万山拱卫、众水朝宗。经过近300年的岁月洗礼,清西陵仍能完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是中国经济富强,文保投入日益加大,基层文物保护工作者恪尽职守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成功实践。
图为清西陵泰陵宫殿区全景。赵兴坤摄进入泰陵陵寝宫殿区,穿过琉璃门,即进入“后寝”空间。跨过二柱门,“石五供”即摆放于明楼阶下。“五供”一般是指陈设在佛像前或神位前的五件器物,即一个香炉、两个花瓶、两个烛台。其质地有金、银、铜、铁、锡、珐琅、陶瓷之分。
“关内清皇陵中计有石五供16座,是皇陵的专属设置,是等级的象征,亦是陵寝‘后寝’空间地面石刻中,雕刻内容、纹样、题材、寓意、艺术手法的集大成者,是石雕中的精品。”杜阳称,清陵这些“石五供”尺寸由小到大,图案由简单到复杂、由朴实到奢华的演变过程,从侧面真实反映了清朝思想信仰、文化融合、王朝盛衰变化的历史信息。
夏日,景区众多参天蔽日的乔松巨柏带来片片清凉。据统计,这里现存古松柏1万余株和幼松20万余株,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古松林。苍茫婀娜、千姿百态的古松随山起伏,顺道蜿蜒,盘踞于气势恢宏的古建筑周围,相守相依,和谐共生。浩如烟海的松林,像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绘就了一幅世界文化遗产中独一无二的历史画卷。
“清西陵古松的年龄均在300岁上下,至今仍苍翠茂盛,生机勃勃。经持续监测,景区松林里的负氧离子含量是人口密集区的百倍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杜阳说。
盛夏时节,华北大地暑气虽盛,太行山脚下微风越过红墙和黄色琉璃瓦,愈显柔和。近年来,“千年古县”易县依托清西陵丰厚的文化底蕴,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打造“有灵气、有活力、有未来”的人文景区,全力推进文旅融合。通过“进讲坛、进校园、进社区、进展览”等一系列文化措施,以及贯穿全年的“世遗福地·清西陵”文化旅游嘉年华大型系列公益活动等内容,将乡村振兴与景区发展规划相结合,以活动为“媒”,带动周边餐饮、民宿、娱乐等业态发展。(完)
编辑:【吴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