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清明节俗 “燕赵讲坛”举办清明节专题讲座

03.04.2016  12:34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传统的中华民族七大节日之一。4月2日,我省先进文化系列讲座“燕赵讲坛”举办了清明节专题讲座,邀请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袁学骏为市民讲解“清明节的来历和现实意义”。

  祭祀踏青植树是传统习俗

  几千年来,清明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节俗。首先是上坟祭祀,其次是踏青、插柳等娱乐性的活动。袁学骏对此进行了一一介绍。

  尽孝上坟祭祖。袁学骏分析说,祭祖活动,表现了人们有灵魂观念,也表达了人们对民族先人、家庭已故亲人的感情。春秋时期,孔子曾经总结性地说道:“国之大事,惟祀与戎”。意思是说,祭祀先祖和天地众神,与武装保卫国土是两件国家大事。他还就祭祀先人说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事死如事生”。意思是说,后人要在长者生前尽心尽力地孝敬,死后也要同样尽心尽力地侍奉。这便是儒家所倡导的孝道精神。孔子又这样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就是说恭敬地追思已故的先人们,民众的道德风俗就会很淳厚了。后来历代帝王为了培养孝子和忠良,一直在大倡孝道,所以清明扫墓祭祖就既是怀思仙人,更是每个活人的人格、道德水准的表现了。

  踏青。清明踏青活动,在宋代曾经出现过张择端的长卷《清明上河图》,成为历史上清明活动的艺术经典。但清明踏青活动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时期,那时就有踏青和野浴的户外活动。宋代有关记载和描述更多。如欧阳修在《阮郎归》词中写道:“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中写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是文人墨客们在踏青游乐中写下的切实感受,成为清明诗文中的名篇。从中可见,踏青中往往有野宴、歌唱等活动。

  戴柳、插柳和植树。古时清明节要采柳条编成圈戴在头上。说此时戴柳圈可以免虿毒。古人还认为插柳能顺阳气。唐中宗时曾向侍臣赐柳圈,表示对臣子的关爱。宋朝时京城人在门上插柳条,叫作明眼,这天孩子们也必须带上柳圈,说是防邪避毒、不闹杂病。清代、民国时期也有插柳戴柳的习俗。

  古人早就有寒食、清明植树的习惯。近代最早提倡植树造林的是清末左宗棠,他带领部队在西北行军中边走边栽,人称“左公柳”。新中国成立后更加重视全国绿化。1979年3月由全国人大通过决议,确定以3月12日为植树节。

  过好清明节的重要现实意义

  袁学骏还专门讲了清明节对于现代人的重要意义。

  袁学骏认为,继承天人合一思想是现代清明节的重要意义之一。他讲到,天人合一思想是从老子、孔子以来非常突出的东方重要思想之一。天人合一,就要敬畏自然、敬畏天地万物,敬畏一切生灵,还要爱护大自然的一切和动物植物等生灵。天人合一思想,也便是古老的生态观念。我们人类只有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才能正常地生存下去。我们追求和谐,就包括人的精神与物质世界的总体和谐。西方不少学者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提出向东方哲学寻找人类的出路。这出路就是天人合一、生态文明。

  现在过清明节,还起到了感恩承志的文化作用。袁学骏认为,通过清明怀念先人、感恩于先人,能够产生家庭、社会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怀念革命先辈先烈是教育少年儿童的重要活动方式。这能够让孩子们从小就向革命先辈先烈、英雄义士看齐,树立英雄情结、报国情结、有为精神。清明节成为了一个红色文化节、青少年励志节。清明节还怀念家族先人,传承孝道文化,有助于当今好家风家教,特别是孝道精神的形成。

  袁学骏向市民提倡文明祭祀。他说,当前,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单位大力号召清明祭祀改革,提出文明祭祀的要求。文明祭祀包括网上著文、对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炎帝、黄帝等进行怀念和歌颂,也有不少人网上设灵堂祭家庭先人,配以遗像、悼文和诗词,大多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