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治理方式的排头兵——广东省深圳市打造“互联网+市场监管”新模式纪实
广东省深圳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改革创新是深圳之魂。
作为改革前沿的大市场监管机构,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于2013年3月1日实施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潮,商事主体呈井喷式增长。如何应对商事主体登记量大幅攀升带来的监管压力,满足群众对政府治理的更高期待,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互联网+市场监管”新模式,实现治理方式新突破,不少创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用户至上:网上便捷登记服务引导大众创业
重视用户体验的企业更易获得成功,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一条铁律。
本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十分重视创业者在窗口办事的感受,率先实现商事登记“全流程、全业务、无纸化”网上办理。
该模式将互联网新技术与商事登记注册业务深度融合。去年7月1日上午9时,热波摄影生活馆老板李博登录官方网站,10多分钟就在网上完成了所有程序,幸运地成为“全流程全业务网上商事登记”模式首个提出申请的个体工商户。李博感叹:无须多次往返大厅,无须准备各类申请材料,真是太便捷了!
“全流程、全业务、无纸化”商事登记,引入PKI(数字证书技术),申请人借助银行U盾等数字证书,通过互联网提交电子申请材料,股东可远程电子签名,商事登记机关实行网上受理、审查,颁发电子营业执照或电子通知书,并保存电子档案,这些创新举措极大方便了创业者。
这种网上登记模式实施后,很快显现“神效”。2014年,深圳商事登记工作量约206万笔,较2013年的161万笔增加45万笔。在业务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商事登记岗位的人员数量不增反降,互联网工作模式在其中功不可没。
跨界理念:“四证合一”成功形成部门监管合力
“跨界经营”是互联网思维的一种主要表现方式。在商事登记后续配套改革中,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巧用“跨界经营”理念,在全国率先打造了“四证合一”登记模式。
2014年12月1日,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联合市国税局、地税局、公安局实施“四证合一”改革,将原来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刻章许可证分别由上述4个部门办理,改为“一表申请、一门受理、一次审核、信息互认、四证同发、档案共享”的登记新模式。
“四证合一”的核心,在于运用“跨界”理念,大胆打破各部门对创业者登记服务的原有职能界限,对较烦琐的跨部门办事流程进行创新。“四证合一”实施前,商事主体要办齐创业经营所需的4个基本证件,需要往返于4个部门之间,耗时近一个月;改革后,只需填一份表格,到一个部门办理,时间大幅缩短为3个工作日。
更重要的是,依托“四证合一”后形成的办证机构归一和信息互联互通,各有关部门的窗口办事人员大幅缩减,如公安部门刻章许可的窗口办事人员骤减了60%,余出来的人力用于加强日常监管。同时,此前部门登记分隔容易产生的遗漏登记、长期欠税、私刻公章、骗取发票等问题也得以解决。
借助政府电子政务网络的优势,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运用“跨界”理念,主动推进“四证合一”改革,进一步为创业者释放改革红利,成为政府利用互联网思维、加强部门合作创新登记模式的成功案例。
全民参与:建成信息公示平台营造规范市场环境
互联网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开放、共享、全民参与。在市场准入放宽后,将商事主体登记许可及后续监管信息最大程度地向社会开放,才能推动商事主体自我约束,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强化社会共治,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通过调节资源去规范市场行为的作用,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2013年12月,深圳市政府建成上线了商事主体登记及许可审批信用信息公示平台,这个平台是全国首个实现商事主体信用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公示、共享的平台。平台打通市、区、街道3个层级的信息传输渠道,建立各职能部门信息共享和监管联动机制,强化对商事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归集全市商事主体基本登记信息、监管信息、荣誉信息数以千万条计,社会公众只要登录相关网站,商事主体信用状况一目了然,有效实现对商事主体经营行为的社会监督。
作为平台的管理部门,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还不断完善平台的功能,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如开发了审批告知功能系统,将涉及行政审批的商事主体登记信息,及时通过网络推送到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使后续监管无缝衔接;开发了企业信息年报系统,取消了过去年检工作模式,企业通过互联网即可申报年报信息,不用再往返监管部门办事;建立商事主体经营异常名录,探索对商事主体登记信息真实性的事中事后监管。
善用数据:实现“服务即监管”让一切变得简单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数据为王的时代。人们的行为都会变成数据,在信息世界中留下痕迹。抓住数据运用这一关键环节,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实现了“服务即监管”,让市场治理变得更加简单。
——建立统一的大型商场超市食品索证索票系统。该监管委变监管为服务,抓住大型商场超市这一主渠道,联合市零售商业协会和主要大型连锁商场超市,建立统一的食品索证索票电子数据系统和电子数据标准。目前,该系统数据库已录入1300多家食品供应商、1.2万多家上游厂家、1万多条标准食品信息以及1万多份各类证照、7000多份食品检验报告等数据信息,解决了食品来源追溯的难题。
——建成电子商务可信交易环境。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以建设电子商务可信交易环境破题,在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中走出了新路。从2010年起,该监管委开展了这一课题的研究,出台电子商务可信交易环境建设的政府规定,推动建立了第三方保障平台,建立了两大基础信息数据库。其中,与主要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建设的电子商务企业数据库,已汇集63万家电商企业的基础数据和信用数据,全部对外开放给网民免费查询;向电商企业网站、网店发放电子标识8.5万多个,占深圳全部电商企业独立网站的85%,网民点击电子标识,即可浏览该电商企业真实的基础信息。
——“大众点评”式消费维权。2013年,市消委会自主开发了智能手机消费维权小软件——“消费投诉通”,经过两年时间,已发展成为基于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的消费维权网络服务平台——“315消费通”,逐步打造“网上消委会”。
——探索大数据监管。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正在起草推进大数据监管工作方案,继续扩大市场监管大数据向社会的公开,完善市场信用评价机制,发挥大数据的执法监管、信用约束的治理作用。□彭丛林
来源:中国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