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培育新动能
首季中国经济形势观察(下)
深化改革培育新动能
阅读提示
首季经济数据公布后,所有的研判和分析终极指向都是关注中国经济下一步的走势。
围绕这一热点,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经济怎么走,关键要看基本面,看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和增长质量,这样才能把握中国经济发展大势。
而在有关专家的研究中,对于中国经济的走势,既有着对未来发展的积极预期,也有着对下行风险的提醒。但多方见解聚焦之处,都寄望于正在力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同以往相比,今年的改革,不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在改革的持续性和结构性上下功夫。
上述国家统计局负责人也表示,下一阶段,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抓好政策落实,进一步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继续释放政策红利,巩固积极的变化,打牢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发挥减税降费乘数效应,聚焦经济转型升级
从5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实施营改增,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研判中国经济走势,专家认为,减税降费将激活中国经济肌体的每一个细胞,助千百万市场主体“轻装上阵”,能够带来乘数效应。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认为:“减税是一个放水养鱼的过程。用短期税收收入的减少,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促进就业增长,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业界形成的共识认为,作为近年来最大的减税举措,全面实施营改增,可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拉长产业链带动需求扩大、创造现代服务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增加就业岗位。
力推减税降费,国务院还提出,要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等免征范围。并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
据了解,自2012年我国正式启动营改增试点,迄今累计减税6000多亿元。而实施上述政策,今年将会比改革前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
其中,从今年2月份起,调整政府性基金的工作已经启动。据估算,全年总计将减负约260亿元。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则决定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费率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据初步测算,每年减负也有1000亿元。
同以往的税费改革不同,这次改革更加强调“全面”。据介绍,营改增全面推进,将涉及1000万户纳税人。
税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杠杆。从改革的推进来看,专家认为,因为增值税的链条机制,可以将减税的效果传递、放大、叠加,因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高度契合,其所带来的也是乘数效应。
具体而言,全面减税能让各类企业大胆投资,让工人和城市居民有更多可支配收入去消费,或者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发展,这种减税的乘数效应,1元钱甚至可能起到10元钱的效果,是政府投资所不能企及的。
在财政资金面临压力的情况下还要推出大规模减税,曾经引发一些人的不解,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地税部门对营改增扩围行业集中进行税收清理的现象。
“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增多,但基础并不稳固。”4月11日,国务院召开专题座谈会,专门研究全面实施营改增相关问题。李克强总理在会上指出,各地要抓住全面实施营改增、大规模结构性减税带来的政策机遇,聚焦经济转型升级,充分调动广大企业积极性,扩大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有效投资,在创新中破难题、找出路。
推进输配电等价格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在中国的改革格局中,全面实施营改增只是推动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相关消息显示,2016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日前召开,会议部署了多项今年将推出或抓好落实的重点领域改革。
梳理有关信息可以发现,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国企、财税、价格、城镇化、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
其中明确,要大力推进电力、油气、盐业等重点行业改革,扩大输配电价格改革试点范围,完善电力、油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最大限度缩减政府审批范围,制定实施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等。
会议指出,今年要一手抓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新举措出台,一手抓已出台改革方案的落地,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专家认为,随着这些改革的推进,将会为中国经济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巩固积极的变化,打牢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
“我们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持续推动结构性改革。”有关专家注意到,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更加倾向于精准,倾向于瞄准突出问题。例如,列入年度计划的“推进输配电、医疗服务、铁路客运三大重点价格改革”,不仅着眼于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也在响应人民群众的呼声。
其中的输配电价格改革被认为是今年三大价改中对企业影响最大的政策。据了解,较早启动这一改革的湖北等五省区,剔除或核减了与电网输配电无关的资产和不合理的成本约160亿元,按照“准许成本加上合理收益”的原则及综合新增投资因素之后,核定降价空间达55.6亿元。
“这些降价空间全部用于降低终端电力用户用电价格,降低企业的用电成本。”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巡视员张满英日前表示,今年这项改革将全面提速,在部署了18个省级电网后,力争明年覆盖全国。
业界分析,在明年输配电价改覆盖全国后,电网在“买电”和“卖电”过程中的双重垄断被打破,释放给企业的红利还将更多。
专家还认为,推进输配电、铁路客运价格改革,其指向就在于着力为企业发展降本增效。在中央的部署中,围绕降成本,还将采取综合措施来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财务等成本。
调整改革需求结构,谨防经济下行风险
在各界普遍看好经济走势的同时,也有研究者提醒要关注当前的“需求不足”。
“GDP增长成功守住了年度目标,但是GDP增长的结构基础不稳定、需求力量不足。”4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一季度,我国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明显改善,但是经济下行的风险依然很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于春海认为,必须注意到,6.7%的增速也创下了2009年1季度以来的新低,增长速度下行的趋势并未逆转,总体经济依然处于缓慢的探底期,经济复苏的迹象尚未全面出现。
上述研究对消费、投资、对外贸易需求侧“三驾马车”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消费需求名义指标的改善主要来自消费价格的温和上涨,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速继续处于近年来的低点,没有明显的改善迹象。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的提高应该主要源于中央政府财政政策刺激。出口还不具备持续正增长的条件。
中央层面也注意到了深挖国内需求潜力的必要,提出要适度扩大需求总量,积极调整改革需求结构,促进供给需求有效对接、投资消费有机结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
带薪休假制度、免税店、消费金融公司……伴随一系列新词汇逐渐走入普通百姓生活,专家研判,我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在住与行方面得到显著改善的同时,旅游、健康、养老、保险、文化、教育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也蓬勃兴起,而这些,则增强了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而对于投资的分析,专家认为,我国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有许多短板,产业也亟须改造升级,投资仍有很大空间,尤其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提高,能够释放很大潜力。
在国家层面的部署中,也强调要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伴随“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引人关注。其中全国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公路投资1.65万亿元,再开工2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电核电、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油气管网、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
鉴于投资主要依靠财政刺激的情况,有关部署提出,要继续以市场化方式筹集专项建设基金,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改制进行市场化融资,探索基础设施等资产证券化,扩大债券融资规模。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是56.1%,按照户籍人口计算城镇化率还不到40%,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普遍都在80%以上。
由此,专家认为,正在制定的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必然包含涉及多领域的改革举措,也必将把中国城镇化的广阔空间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