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改须精准对焦协同发力

08.06.2017  11:10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暨2017中国卫生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嘉宾纷纷表达了这样的共识:深化医改不能停留于修修补补的碎片化改革,或仅仅移走浮出水面的一角冰山,而要更加注重系统思维、整体布局、协同推进,下好改革一盘棋。

   以病人为中心构建接续医疗体系

  “关注患者价值是医疗保健体系良性发展的唯一出路。”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表示,公立医院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这体现在医疗资源集中、病人集中、费用集中。为此,张宗久提出,眼下应以病人为中心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以提高服务能力为切入点,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为突破口,让优秀人才、适宜技术、优质服务贴近基层,最终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张宗久进一步表示,以病人为中心完善分级诊疗体系,需要强基层促进分级诊疗,建设基层人才队伍,提升县医院综合能力;需要运用价格、医保改革保障分级诊疗,对患者就医形成有效引导;需要以信息化支持分级诊疗,建立区域性医疗信息平台,提升远程服务能力;需要以慢性病带动分级诊疗,通过开展团队签约服务,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考核机制和补偿机制。

  “为了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接续医疗体系,我们需要找到5把钥匙——预约诊疗、慢病管理、缩短住院、日间手术、改进指南。”张宗久说,这5把钥匙指向对病人的连续管理和终身管理,构建上下联动的服务体系,以及医疗质量的精准改善。

   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力量

  攻坚阶段的医改,需要有力的高位推动,更需要强大的系统支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福利司副司长房德权提出,将薪酬制度改革与其他改革配套推进,有利于让服务价格更加合理,药品价格进一步降低,引导公立医院努力减轻群众看病负担,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试点的总体考虑是逐步实现公立医院薪酬待遇改善,优化公立医院薪酬结构,合理设定工资中保障部分和激励部分的比重。试点地区既可以合理调整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的各自份额,也可以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作制等多种分配模式。

  房德权表示,试点地区人社和财政部门要在现有水平基础上合理确定、动态调整薪酬水平,实现稳步提高。对高素质人才聚集、公益目标任务繁重、承担科研教学任务及需要重点发展的公立医院和考核结果优秀的医院要提高薪酬水平,对考核不合格的医院降低薪酬水平。允许公立医院在绩效总量内自主分配,向高风险、高强度岗位倾斜,向人民群众急需和人员短缺的专业倾斜。要从职责履行、工作量、服务质量、费用控制、成本控制、医保政策执行情况等方面,对公立医院定期组织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与医院绩效工资总量挂钩;加强对主要负责人的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与主要负责人薪酬挂钩。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处长朱德政表示,逐步建立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多方参与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应有之义。理顺价格的总体原则被浓缩为“控总量、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即利用取消药品加成、规范诊疗行为、降低药品耗材等费用腾出的空间,同步、动态地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朱德政介绍,截至目前,已有近一半省份的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现全覆盖,城市公立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已在15个省份全面实施。21个省份实施了按病种付费,福建、江苏等部分地方按病种收费的病种数量已达到100种。近期将继续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今年9月底前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同时,深化医疗服务定价方式改革,扩大按病种收费数量,今年年底前所有城市实行按病种收费病种数量不少于100个。

   科学评估推动进步

  新一轮医改8年,做得到底怎么样?对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在现场抛出的这个问题,似乎很难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没有科学评价手段。”刘远立说,医改的目的是改善医疗卫生体系的绩效。因此,评价医改成功与否的基本逻辑框架是测量改革前后核心绩效指标的变化,分析绩效变化与改革措施的因果关系。

  刘远立认为,公众满意度和员工满意度,是评价公立医院的重点指标。在2016年年初和2017年年初,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组织专家组先后开展了两轮评估,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136家医院,采集医护人员样本8万余人、患者样本9万余人。结果显示,门诊患者总体满意度为86.03%,住院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2.81%。

  影响公众满意度的因素有哪些?刘远立分析,门诊患者中,西部地区患者的满意度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患者,总费用和自付比例与满意度都成负相关,即总花费越高、自付比例越高的患者满意度越低,说明费用水平和医疗保障程度对于就医体验十分重要。

  此外,医护人员负荷过重、身心健康不佳的状况令人担忧。更为严峻的是,医护人员职业认同感低下。刘远立说,尽管气不顺、有怨言,但广大医护人员仍然恪尽职守,积极参与到改善医疗服务的行动中,说明他们的希望尚在。因此,如何抓住这个窗口期,切实做到善待医护人员,应成为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