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深化“三位一体”机制力促本科生考研就业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多年来坚持育人为本、素质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深化“导师-研究生-本科生”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挖掘教师资源,推进本科生进研究室制度,加强对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专业赛事,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实现人生价值。
提升专业素养,推进本科生进研究室制度。 在本科生升学考研工作上,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尽早安排本科生进入研究室接受全面、系统、严格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探索创新的科研素质。比如尹晓哲同学自二年级开始进入到马丽老师的实验室,利用闲暇时间向老师及研究生请教学习,慢慢地熟练掌握了仪器的使用,并在材料的制备以及样品的测试等方面成为了“高手”。尽管本次考研笔试成绩排名不利,但在面试环节取得较好成绩,最后顺利被华南师大录取。她深有体会地说:“是实验室的这些仪器成就了我”。
以赛代练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专业素质的培养上,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术实验竞赛,如数学建模大赛,河北省大学生物理竞赛,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通过这些比赛,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让他们在竞赛中提高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2016年河北省大学生物理竞赛中,2014级有46人获省级奖项,其中32人考取研究生并分别被复旦大学、西安交大等高校录取。
抓关键少数,有效助力考研。 辅导员利用“大学生成长关键节点”系统干预体系,设计一系列管理制度开展精细化帮扶措施,如主题班会学风促进制度和党员教师联系学生宿舍制度等。老师们深入课堂和宿舍,抓“关键少数”,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考研、就业等各个方面遇到的困难和迷茫,进而带动和影响周围同学奋发图强,勤奋向上,最终2014级实现了三个女生宿舍全部考研成功的奇迹。
充分挖掘教师资源,做好研究生调剂工作。 学院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做好“后考研”时代工作。一是做好复试的答疑、辅导工作,二是做好研究生调剂工作。考研比例越大,需要调剂的学生就越多,面对20余名需要调剂的学生,学院召集相关教师制定方案,充分发挥教师资源、校友资源,多渠道、多方式做好调剂学校的专业信息输送和调剂指导工作。如杨振军和白彦魁老师积极主动帮助考研同学联系调剂院校,经过反复沟通,多次指导,有4名同学成功调剂到华南师大。
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考研过线率达到45.98%,录取率42.9%。
(供稿: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招生就业处;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