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活检”提升肝癌早诊敏感性

11.10.2017  15:08

  10月10日,国际学术顶尖杂志《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发表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徐瑞华教授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张康教授联合团队,历时5年完成的肝癌早期诊断研究成果。该研究提出,与常规的甲胎蛋白检测相比,通过检测少量血液中循环肿瘤DNA(ctDNA)特定位点甲基化水平,可将肝癌早期诊断敏感性从60%提升至84.9%。

  2015年,我国肝癌新发和死亡病例分别高达46.6万和42.2万,均占全世界肝癌新发和死亡病例的50%以上。徐瑞华介绍,肝癌早期诊断患者经有效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到50%以上。但现有筛查手段敏感性、特异性不理想,费用昂贵且有创。欧美肝癌早期诊断率为20%,我国为10%左右。现有的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敏感性只有60%左右。

  该团队研究出通过检测少量血液中ctDNA特定位点甲基化水平,对肝癌进行早期诊断及疗效和预后预测的新方法。徐瑞华说,肿瘤细胞死亡凋零后释放入血液之中的ctDNA,相当于肿瘤细胞在血液中的“身份指纹”,其携带有与原发肿瘤相一致的甲基化改变,理论上可以利用ctDNA的甲基化谱对肿瘤进行诊断,这一被称为“液体活检”的新技术为当前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但ctDNA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每毫升血中仅有约20ng,相当于一滴水的一亿分之一,并且混杂在大量正常游离DNA背景中,好比在机场和火车站的数百万人流中找到个别犯罪分子,其难度可想而知。

  该团队先后攻克了稳定提取微量ctDNA、提高重亚硫酸盐转化效率、靶向甲基化PCR扩增及测序、海量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处理等一个个技术壁垒,终于从40多万个候选位点中,分别寻找到10个早期诊断、疗效相关以及8个预后相关的位点,破获了肝癌的“身份指纹”,让即使是很早期的肝癌病灶也无所遁形。

  “这10个早期诊断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在总共1098名肝癌患者和835名健康人的研究人群中,显示出高达84.8%的诊断敏感性和93.1%的特异性。而利用8个预后相关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则能准确地预测不同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有利于指导医生进行更为个体化的精准治疗,如对预后不佳者避免给予过度治疗,而对复发高危患者则给予更为积极的辅助治疗等。”徐瑞华介绍,这一方法简便快速,仅需抽取几毫升血液即可完成检测,并早于常规影像学检查数周乃至数月发现肿瘤的复发。

  目前,肝癌ctDNA甲基化诊断试剂盒的研发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近期将首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应用。该团队还将继续研究ctDNA甲基化标志物在其他实体肿瘤,如结直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当中的应用。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
钟南山:磷酸氯喹还没做对照实验
  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与钟南山院士进行了远程会诊。在专门安排的答记者问环节,钟南山表示,临床治疗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克力芝平均6天~7天后,核酸检测转阴;使用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为4.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