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质量标准提升 中国制造开启品质革命
不管是海外代购的兴盛还是借旅游的机会出国抢购的热潮,都让人感到了国产消费品的信任危机。即使是遍布全球、曾令国人引以为傲的“MadeinChina”,都因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价位,成为廉价品的代名词,而“低价”这微薄的优势也在东南亚国家更为低廉的劳动力的冲击下日渐缩小。如何撕掉贴在“国产”身上的劣质标签,增强国际竞争力,是我国政府目前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核心议题只有一个:部署促进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增加“中国制造”有效供给以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会议审议通过《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倒逼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
对于消费品品质的提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一直都非常重视,他曾指出,“我们需要一场‘品质革命’,促进‘中国制造’整体升级”。事实上,这场“品质革命”早已开始。今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引领“中国制造”升级;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促进消费品工业迈向中高端。再加上此次《规划》的发布,一脉相承的政策体系为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品质提升绘出了蓝图。
提升质量可满足国内国际双重需要
中国贸易促进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赵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管从国内还是国际来看,提升消费品品质都势在必行。首先,就国内消费而言,我国已经迈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商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同落后的生产产生了矛盾,尽管近年来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但由于我国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短期内很难达到人们的要求。
除了为人民增加福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为经济增长增加动力也是提高消费品品质的目的之一。赵萍认为,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占到60%以上,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也必须倚重消费。
“以前促进消费只注重消费数量的增长,而此次的动作就更多是注重消费质量的增长,只有从消费的质与量两个方面共同发力,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赵萍说。
其次,从进出口的角度来看,我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出口和进口的总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特别是出口位居世界首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国内的消费品生产是否能与国际接轨,对于我国提升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特别是实现外贸从“大进大出”到“优进优出”转型尤为关键。
“这些年,我国作为第一贸易大国,却已经连续21年成为贸易摩擦中受害最多的国家,除了政治上的因素,产品本身的低价格和低附加值也是落人以口实的原因之一。”赵萍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需从产品的质量入手,来提升附加值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所以提升国内消费品质量标准能够使我们国家的产品质量有大幅度的提升,从而为“优进优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减少非关税壁垒
要想提高产品质量,首先就要从提高产品的生产标准入手。赵萍向记者介绍,我国的生产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种。强制性标准适用于食品、药品等直接关系人民健康的产品,提高强制性标准就意味着整个行业的标准会大幅度提高,从而提升整个行业产品品质。推荐性标准更多的是引导行业的发展水平向先进的企业标准看齐,以引导行业的发展向高水平前进。
“不论是强制性标准还是推荐性标准的提升都对我国消费品质量的提升非常有益。”赵萍说。
除了上文提到的贸易摩擦之外,我国商品在出口过程中还面临很多非关税壁垒。尽管我们签定了世贸协定,也和很多国家一样享受最惠国待遇,但如果商品只符合国内标准而不符合出口国的销售标准,就会被认为进口产品质量不合格。
赵萍表示,如果能解决生产标准的差异化问题、能与国际标准接轨,就有利于我们把商品销售到国际市场,从而消除技术标准的壁垒,对外贸稳增长和对经济的增长非常有利。
此次《规划》提出了三个目标:一是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提升到95%以上;二是消费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三是消费品质量竞争力指数稳定在84以上。
与国际标准接轨,就意味着现有的标准都要进行改动,由于消费品领域涉及的行业非常多,相应的修订工作量也非常庞大,想要在五年内完成目标,任重而道远。赵萍表示,此次《规划》目标定位较高,足见中国政府对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的决心,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竞争力不强、消费者对产品不满意的问题,使中国消费品在国内国外都树立良好的形象。“这个举措具有重大意义,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赵萍说。
提高标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企业是标准化和质量的主体,在提升标准化和质量工作中负有主体责任。《规划》不仅制定了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措施,还从企业方面设计了五方面激励性措施,以激发企业提升标准和质量的内生动力。
赵萍认为,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最大的障碍是生产能力问题。很多行业的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一般标准都是按照行业的平均技术水平和发展能力来制定。因此制定较高的标准对很多企业来说,是一个倒逼转型的过程,逼其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按照新的技术标准来生产。“我觉得这是一个痛苦的短期过程,但是在长期更有前景。”赵萍说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漆云兰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从对企业调研的情况来看,国家标准其实是基础标准,很多优秀企业的标准都高于国家标准。谋求良好发展的企业不会触碰国家安全底线,而是根据国家标准来制定企业标准,并且还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标准。
《规划》的出台有利于企业标准的健全,但还是要在监管和惩戒上下功夫。她认为,我国的企业也有很多非常好的产品,但却因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拉低了整个行业的信誉度,从而得不到市场和民众的认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监管不到位。
与市场不同,政府是“有形的手”,就应该积极发挥监管作用,避免劣质产品扰乱市场秩序。
“将来如果政府能做到监管有力,将制定的质检合格率稳定在《规划》提出的90%以上,从而阻止不达标准的产品进入市场,才能重塑人们对国货的信心。”漆云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