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互联工厂的本质:以人为本

10.03.2016  17:46

  工业4.0时代的到来,按需定制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新发展趋势。掌握用户精准需求,发挥市场主体的创造性作用正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中之重。作为中国智能制造的典范,海尔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始探索智能制造转型,其中互联工厂就是其探索的最重要成果。

  3月10日,在海尔互联工厂发布会上,海尔再次升级互联工厂体系并发布互联工厂COSMO平台,及该平台下众创汇、海达源等模块的升级版。业内专家指出,工业4.0表面上是一场事关制造方式的变革,但本质上却是关于人的变革,在海尔互联工厂生态体系下,人的创新力被无限释放出来。

   以用户为本,以真诚切向用户

  在传统工业革命时代,企业拥有着绝对的市场权力,他们决定着可供大众选择的产品、需求甚至交易规则。在这样一种商业模式之下,企业往往先有产品再找用户,但这也导致用户真实需求无法获取。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整个市场的话语体系逐渐转移到用户手中,人的创造性被完全释放出来,用户开始担任起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角色。

  在这方面,海尔互联工厂从用户需求出发,将大规模制造颠覆为大规模定制,实现了由产销分离到产消合一,由产品经济向体验经济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先有用户再有产品。当然这一切实现的前提就是对互联工厂的探索,它让用户融入其中,参与从创意到方案交互到设计再到生产的全流程,让用户全流程参与体验并不断交互迭代。

  这一点我们从海尔互联工厂发布会现场发布的COSMO平台也可以知晓,COSMO是家电智能制造体系中首个与用户零距离的互联工厂云平台,它能够将用户和海尔开放平台上的内外部资源进行联接,在设计、制造、物流、服务等环节为用户提供和工厂零距离的解决方案,进而为用户提供的全流程可视的最佳体验。而这种无缝透明的用户体验,不仅能够将用户需求直接转化成生产力,而且也体现出了海尔以用户为本的真诚理念。

  以海尔天铂空调为例,这款圆形空调的创意最初来自一名网上用户的灵感。在用户在众创汇提出创意后,30多名发烧友和他一起设计方案,并在网上得到1700多名用户的建议和支持,经过不断修改和调整,最后这一方案进入到海尔互联工厂的开放体系中来,实现了对传统产品的彻底颠覆。

   以员工为本,激发员工创造力

  据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工业机器人厂商呈蓬勃发展之势,机器人对人工的替代作用变得更为明显。面临如此大规模的机器换人浪潮,业内部分人士认为,机器使用量的增加经常会导致劳动力使用量的减少和失业人口的增加。

  但在海尔看来,工业机器人是工具,不是目的,它是更好地创造用户体验、让员工发挥更大潜力的工具。海尔的互联网转型,根本目的就是通过组织再造,能够最大程度地释放人的创造创新潜力,成为生生不息的组织。互联工厂的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激发出企业员工更多的创新力。

  举例说,基于用户需求的大数据,员工精准定位用户需求,并根据用户需求第一时间整合全球化的一流资源,来满足用户多样化定制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员工不再是固定在流水线上的一个“齿轮”,而是一个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自主调整的“创客”,他们的创新力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正如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库恩所说,机器换人是为了更好地与员工协作创新。海尔将过去流水线式的员工转变为知识型员工或创客,让小微公司中的每个成员直接面对用户,围绕用户的需求快速与用户创造出最佳产品和解决方案。通过推进人人创客,在海尔平台上已孵化出2000多个创客小微。

  库恩也表示,智能制造的本质不是单纯用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武装工厂,而是要把用户、员工、供应商等攸关方纳入到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中,形成一个可视化、自驱动、自优化的动态制造体系。从这个角度来看,海尔互联工厂不是一个工厂的概念,而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生态系统,这为工业4.0时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找到了最佳结合点。